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牛镇之战(4/4)
作品:《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两侧山上,皆设伏兵弓手,伺机而动。>
翁之琪率军推进至金牛镇西二十里,便止步扎营。>
苏拜本以为明军会直接发起进攻,没想到列兵等了半日,也不见明军动静。>
直至日落,苏拜这才收兵歇息,来袭的明军竟这般稳重,令苏拜有些失望。>
这金牛镇险地,明军若是强攻,必将折戟沉沙,大败而回。>
翁之琪与邓文昌其实也没有闲着,两人亲自率部出营,举着千里镜观望着金牛镇的状况。>
这里是三山夹两道,北道通往大治,南道通往阳新。>
金牛镇坐落在三山之首,就像是一把牢固的锁头,锁住了两道口。>
背靠高岭,南北山岭绵延,形成了一个口袋。>
若是贸然强攻,只会白白葬送兵马。>
翁之琪不禁勒马长叹道:“险峻如此,一军当关而万军难开,愁煞人也。”>
“这金牛镇,真乃是锁钥纽扣,兵家必争之地。”>
邓文昌也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对于攻取金牛镇,没有太大的信心。>
清军居高临下,层层设险,只需几千兵马,便可保此地无虞。>
两人无奈回营,一筹莫展。>
两人营中虽有火炮,可清军皆列于山岭之上,即便是炮击,清军只需退避反斜,便可躲避,无法对其造成伤害。>
若是强攻,就只有登山肉搏,佯攻清军,那必将是一番损失惨重的血战。>
即便是得胜,也将是惨胜。>
期间若有清军来援,则胜负难料。>
翁之琪陷入了两难之境,一时攻与不攻,令他心中犹豫不已。>
日暮夜来,两军相安无事。>
苏拜夜不卸甲,枕戈待旦。>
直到镇中鸡鸣三声,唤醒了这片山野,清军正在用饭之际,明军忽然发动了进攻!>
翁之琪深思一夜,即便是惨胜,也要拿回金牛镇,打通九江--阳新--金牛镇--咸宁这条陆上粮道。>
两营统合重炮三十,列于六里之外,开始炮击山头清军土垒石墙。>
清军无炮,只能避退。>
这时,翁之琪部趁机进军,先锋三千,向北岭敌军发起冲击。>
明军抵进岭头,后方炮击转轰中部山岭。>
这时,北岭清军杀出,与明军缠斗在了一起。>
苏拜驻守在北岭上的兵马有两千人,战场宽度有限,明军无法投入更多兵马,先锋三千发起猛攻,但一番鏖战之后,却被凶残的清军逼退。>
首战无功,双方虽未损失多少兵马,但翁之琪暗暗心惊,眼前的清军,战力与之前的敌军简直判若云泥!>
北岭低矮,中部山峰最高,参领苏拜便在此处登高观战。>
方才明军的步炮配合,行伍协同,苏拜看出了门道。>
这不是寻常的明军所能具备的素养,一看就是精锐之师,进退有序,临阵不乱。>
方才冲击失败,撤退之时,也是井然有序。>
这不禁令苏拜心中一沉,明军精锐,到了这般地步,竟能和真正的八旗精锐过上两招,真是匪夷所思。>
中部山峰有三千兵,南部山岭有两千兵,下方的金牛镇由中部兵马管控,苏拜见识了明军实力,为了以防万一,遂拨中路精锐五百,下山入镇,以牵制进攻的明军。>
翁之琪见招拆招,陈兵三千,列于镇外,随时准备攻入镇子之中。>
苏拜望见明军调动,不禁嗤笑两声,眼中大放鬼魅之光。>
明军再攻北岭,屡战不克,翁之琪部遂休兵,邓文昌部轮替。>
清军固守山岭,以逸待劳,明军攻打十分艰难。>
就在翁之琪整军后撤之时,忽然,后方烟尘滚滚,仓惶回顾,见游骑疾驰而来,大声疾呼道:“报~大营遇袭!大营遇袭!”>
本章已完成!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最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牛镇之战,网址:https://www.v377.net/402_40212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