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欢笑民俗村(2/3)

作品:《继任者

黑色上衣,前后缀以熠熠发光的彩珠和银泡,组成半圆或扇形的图案,黑里透白,色调格外明亮。”王主任说。

“身着无领上衣,托肩滚边,订银珠大扣的侗族姑娘,右边红绳结辫盘头,项链、项圈叠于胸前,耀眼明亮。维吾尔族,年轻的姑娘轻妆淡抹,美丽大方,身着淡黄、淡绿色长裙,头上插着半尺多长的白色羽毛,手拿彩色羽毛扇,跳着优美的新疆舞通过舞台。”王主任说。

“看着、叫着、笑着、鼓掌着,不知不觉中,高飞飞的头和庹石柱的头挨在了一起,没有鼓掌时,两人的手都握在一起了。”王主任说。

“花车表演将传统艺术、民族服饰、世界风情和现代科技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彩车连续依次通过看台,多姿多丽的精彩表演,让他们赏心悦目、心花怒放、留恋忘返。”王主任说。

“看完表演,他们像热恋的情人一样,手挽着手,随着人流涌进了民族村寨。他们来到了马战表演场,等待观看大型马战实景表演《金戈王朝》。马战表演场面积近2万平方米,耗资1000多万元建成。”王主任说。

“表演开始了,这是一代英雄叱咤草原的恢弘史诗,一场四万人打败四十万人的战争传奇。雄浑的钟声带着他们回到四百多年前的万历年间,辽东地区满族英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建州。”王主任说。

“努尔哈赤以区区四万军队,以无畏气概迎战朝廷的四十七万大军,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里,在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在铁背山前的萨尔浒河畔,打响了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壮烈之战。”王主任说。

“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马战表演专门从内蒙古请来了特型演员,同时来自内蒙草原的马队更是带来了技艺高超、精彩绝伦的马术表演。”王主任说。

“马背风云的画卷从这里开始描绘,金戈铁马的诗篇从这里开端。数百名专业演员和近百匹战马组成的强大阵容,在烟火、音响、舞美等特技手段的配合下,向观众展示了一幅惊心动魄、逼真壮阔的战争历史场面。”王主任说。

“《金戈王朝》看完后,他们时而手牵着手,时而手挽着手,在马战表演场外围的几个村寨溜达。他们来到了大长今的家,古桐色的装饰布局,透着几许古香古韵。”王主任说。

“家居摆设十分简朴,不过,锅碗瓢盆、吃穿住用样样齐全。想想在东北长白山,掩映在松柏翠竹、林海雪原中的一家朝鲜族人,生活是多么的宁静悠哉啊。”王主任说。

“门外有一口‘许愿井’,传说中,只要把硬币投进里面,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许多善男信女纷纷投币,以许心愿。庹石柱递给高飞飞一枚硬币,高飞飞不要,说许愿不能用别人的钱,必须用自己的钱。两手双手合十,眼睛微闭,冥想了一会儿。然后把眼睛睁开,把硬币投进了井里。”王主任说。

“两人看着自己的硬币,闪着银色的光,慢慢飘进了井底。庹石柱问高飞飞许的什么愿?高飞飞说保密。问庹石柱许的什么愿?庹石柱说暂时保密,以后再告诉高飞飞。”王主任说。

“旁边有秋千架,庹石柱要高飞飞荡秋千。高飞飞坐到秋千板上后,庹石柱先推着秋千绳索,让高飞飞慢慢荡。等高飞飞适应后,庹石柱就拉着秋千绳索,加快速度推拉。在大幅度、高频率的摇荡中,高飞飞不停地尖叫,不停地欢笑。”王主任说。

“荡完秋千后,他们来到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开始感受延安的窑洞文化。他们走进窑洞,大红的中国节、陕北小妹的红肚兜、酒坛上的大红‘酒’字、炕上的红铺盖,出现在他们眼前,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王主任说。

“高飞飞问庹石柱,住过窑洞没有?庹石柱说没住过,问高飞飞,高飞飞也说没住过。庹石柱就自然而大胆地说,什么时候,一起去住住窑洞?高飞飞不假思索地说,可以啊。”王主任说。

“离开了延安,他们到了拉萨。藏族的姑娘们载歌载舞,向他们献上了青稞酒和洁白的哈达,小伙子们弹起扎年琴,唱起了粗犷的天籁之音。”王主任说

“他们披着哈达,穿行在藏区。藏区喇嘛寺随处可见,每个寺外都有大小不等的转经筒。当然转这玩意儿可是有讲究的,不是乱转的。经筒内放有经文,外部刻有六字真言等其他宗教符号。”王主任说。

“据说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将经书诵读了一遍,是一种省心省力省时的好办法。藏族以右为尊,转钟、转筒均要顺时针进行,逆时针的行为在拉萨可是大忌。他们两人学着别人转起了转经筒。”王主任说。

“藏族阿里古格教有‘玛尼’堆石的传统,信徒们每过‘玛尼’堆石,必丢一颗石子,或者放一块刻有经文图符的石块,以此作为一次祈祷。用转筒诵经、堆石祈祷,是藏族同胞的‘专利’。”王主任说。

“即将离开西藏时,高飞飞问哈达怎么处理?庹石柱说,把哈达系在树枝上吧。于是,高飞飞和庹石柱一起,取下披在身上的哈达,系在了树枝上。微风吹过,哈达自在地飘起来。”王主任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继任者 最新章节第463章 欢笑民俗村,网址:https://www.v377.net/99_9951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