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1/2)

作品:《夜鳞

郝斯丽继续到,数百年来她一直躲在幻境中不敢轻易地增加自己的修为,原因来十分的简单,但秀伦却听得出这是顶尖高手一种无奈和悲哀。那就是郝斯丽突破至十阶的瞬间,会向位面内释放大量的未被她自身凝结的能量和身体中的杂质,这也就同样向位面内其他的十阶或以上的潜藏高手宣布了自己的存在。倘若十阶的郝斯丽被他人察觉是火龙的身份,而且没相应主神的庇护,岂不有被本位面或其他位面的十一阶,或十二阶的从神抓去当坐骑,或贪图她的血肉、骨骼或龙筋什么的,亦或是成为其他势力的打手,岂不是将自己置入险境吗?只听得秀伦脖子后面凉飕飕的,脑海浮现了各种凄惨的结局。

现在的火龙灵息幻境就相当于是郝斯丽的一个法器,她缓缓站起将手一挥,原本熄灭的煤山火海和碎石焦土竟开始长出一片片的草地来,天空中露出万丈红霞,空气也随之变得干净清爽。秀伦好奇地看向半空试图寻找,那团带有斯森家族徽记的能量,它此刻已若隐若现地没入了微红的空中。郝斯丽微笑着,直至秀伦重新将视线转她的身上,她淡淡地到她要分一部分心神去参加火龙氏族的长老会,剩余的将留在这里为秀伦和她的孩子护法。秀伦点头表示遵命,只见一道半透明的身影从郝斯丽身体中飞出,朝火龙氏族的圣殿飞去。而她本体则在石台上盘腿坐下,然后闭目养神。

秀伦有过前次将血浆中能量注入卵壳阵法的经历,这让她明白了一点那就是龙宝宝能否破壳而出,与这个卵壳上的阵法和梵语有关。而要突破这些阵法和梵语,就必须要让它们吸足能量彻底展现出来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找解决的办法,或许到那时龙宝宝自己就明了怎样破壳了。在思考过程中,秀伦更加坚信了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这个破壳必须以龙宝宝自己为主,自己和女王越厨代庖肯定只会回到女王以前走过的老路,越弄越难。秀伦转脸看向像是入定的女王,本打算再次进行沟通的话语便收了回来。龙宝宝依依呀呀的不知些什么,而自己又不会龙语。她暗叹一口气,好吧,那就按我的思路来试一把吧。

秀伦左手拿着血浆瓶,往右手中倒了些血浆,然后按在石质卵壳上同时输出原力,推动着血浆在这些阵法和梵语上流动。卵壳和以前一样发出了轻嗡声,上面的阵法再次被激活,蓝绿色的能量开始在其表面流动。一瓶血浆用完了,第二、三瓶也用完了,这有点出乎秀伦的意料,直至现在还没有将全部阵法和梵语激活。不过此刻的秀伦已经铁了心了,既然开始了就不打算停,即便有可能做错了,但也要硬着头皮将这个步骤做完。相继将最后两瓶也用光了,秀伦总算可看到覆盖卵壳的绝大部分阵法上已有能量流动了,怎么办?此刻没有血浆了。秀伦没来得及细想,左手运足原力在右手掌心一划,她的血刷地流了出来,继续用自己的血和原力来激活阵法。

嗡地一声鸣响,整个卵壳上阵法和梵语被完全激活了。一道金光过后,卵壳由原来灰黑的石头颜色,变成了一个表面覆盖着蓝绿色阵法的红色半透明球体。秀伦第一次看清了龙宝宝的模样,他黑鳞红腹,神态俊朗,显得十分刚强。卵壳上能量的变化也唤醒了旁边的女王赫斯丽,她凑近蛋壳满脸迷离,口中不住地低语什么和他父亲太像了,全然忘记了秀伦仍在向卵壳输血。蛋壳内龙宝宝一阵焦躁,横冲直撞只想早点冲破蛋壳。秀伦敲敲蛋壳,做了个对掌的手势,龙宝宝在忽闪了数次大眼睛后,明白了秀伦的意思。随着秀伦的血和以前注入的带有斯森家族印记的血浆慢慢地充斥了卵内,龙宝宝和秀伦第一次以血为媒真切地感受到了对方。

一段时间过后,秀伦和龙宝宝居然找到了两者间进行经脉循环的互动,而秀伦白皙的脸庞上愈发没有了血色。当龙宝宝学会将能量回传时,秀伦却因失血过多出现了视线模糊。也就是此刻,或许是卵壳内龙宝宝的修炼产生了大量的能量,也或许是秀伦原力输出的减弱而造成卵壳内外能量的不平衡,卵壳上的阵法发出噗噗的爆裂声,不时有大量能量从卵壳的阵法间溢出。女王注意到这一情况,却不知怎样来帮忙脱困,显然秀伦此刻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先救秀伦再,她将右手掌心刺破,然后按在秀伦的腰眼上,以血为媒将能量传给秀伦。

有了庞大的能量充满经脉,让秀伦迅速苏醒过来。龙精手镯!秀伦高喊道,原来她在几近昏迷的瞬间突然发现,那卵壳的阵法间正是上古龙精的形状。这时的郝斯丽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女王,更像是急切等待医治儿女的母亲,秀伦的话语就是命令。她将先前扣留在她那儿的龙精手镯,递给了秀伦。秀伦二话不直接用原力将手镯震散成一片片的上古龙精,然后像个泥瓦匠般一点点地将那些漏洞填满补齐。最后,只有一处间隙没有了龙精来填充修补,秀伦和女王对视一下,对这结果表示出乎意外的不理解。忽地,秀伦明白了,将手掌按在那间隙中,女王也随之明白了。卵壳上阵法的异响消失了。不多时,龙宝宝便进入了看似熟睡般的入定修炼了。

龙宝宝进入深度修炼,女王赫斯丽在心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使她有时间来注意秀伦的身体状况和修炼情况了。很快她就意识到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鳞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五章,网址:https://www.v377.net/71_7197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