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作品:《大宣奇女子

洪宇二十九年,大宣王朝自建国起已近百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有哀事也有喜事,一切因果在此时皆已种下。

盛帝雄才大略,御下严苛,五年前,宣朝的心腹大患北方车兰国在大将军乐闻的打击下向漠北迁移,不敢肆意侵犯边境,边城百姓得以安居。

盛帝自此把目光移向割据大宣东南角一的南越,势要将其重新纳入大宣王朝的版图。

南越是大宣王朝建国之时,领军在外的穆姓将军野心膨胀,占领南越自立为王,建国之初,国力不强,经济不达,百姓经过战乱尤其需要休养生息,加上北方车兰国虎视眈眈,因此搁置了收复南越的计划。

南越多高山丛林,地势复杂,山中有雾障弥漫,林间多毒虫猛兽,是以能割裂宣朝近百年而不灭。

盛帝解决了北方的隐患,才无了后顾之忧想要收复南越这块弹丸之地。

近几年来,盛帝励精图治,本来正值盛年之时,身体却每况愈下,宫中频繁有御医出入诊治病情,然不见好转,甚至出现了记忆力衰退的征兆,此间秘事不为外人道也,仅有几位皇子和内阁大臣所知。

二月,正在前线与南越作战的乐大将军中了伏兵之计,身陷重围,拼死冲出包围圈后却已是身中剧毒,无力回天了,盛帝闻此噩耗,竟吐出一口血昏厥过去。乐闻大将军乃是盛帝当太子时的侍读,两人感情深厚,这么多年来盛帝对乐将军也是信任有加,屡付重任。

初五,有言官揭发太子于太子府内行巫蛊之事,乐将军遇难太子乃罪魁祸首。

盛帝清醒时得知此事,以雷霆之势将他素来喜爱的太子圈禁于太子府,并令当时还是裕王的当今圣上查明此事。

太子为人宽厚仁和,从未想到会遭此大难,欲以节食自证清白。

初十,随太子一同圈禁的太子妃此时已怀胎九月,因忧心太子动了胎气而提前生产,禁中照料多有不周,太医多在宫中为昏迷的皇上诊治,太医院值班的太医赶来时,为时已晚。太子闻此噩耗后如行尸走肉,第二日宫人进入屋内时发现太子已自缢而亡。

宫中的太子之母贵妃卫氏得知太子薨了的消息悲痛欲绝,绝食十日也随之而去。

然而此中事却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太子自缢而亡的,有说是有人买通了府中下人,对太子行不轨之事,而最离谱的是江湖上竟流传出了宣国名头响亮的刺客殷三娘也牵扯其中的说法。因其后江湖中再无殷三娘的身影显得此事更加扑朔迷离。

流言不知从何处起,但最终也会消逝于时间之中。

但此时太子一家的惨祸在朝中激起了千层浪,朝臣之中多有微词,太子素来仁善,怎会行巫蛊之事,然而朝臣们还没来得及反应,悲剧就发生的如此之快,一切已经不可挽回。

裕王如坐针毡,更是拼命彻查,发现实乃因朝廷党派之争,以言官为先锋挑起祸事,只是没有想到事情发展的会越来越失控,竟造成当朝太子身死的结果。

裕王震怒之下彻查此间干系人等,牵连一干朝臣,杀头的杀头,充边的充边,朝臣们胆战心惊,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小心被牵连进去落得个满门抄斩,没入贱籍。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还会继续牵连扩大,裕王宣布此案罪魁祸首已然查处,案件已了。众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暗叹裕王好手段,借此事既打击了异己,又阻止事态继续扩大导致朝中无人可用。

如今太子已死,皇上又时常昏迷不醒,监国之事交给裕王,浸淫官场多年的朝臣们自会审时度势,未来朝势不言而喻。

二月,盛帝最小的弟弟睿王喜得双生子,因太子薨,天下尽哀之,喜事自不得办,因此只是低调行事。

一切的羁绊都已由此产生,后人或悲、或喜、或离、或合不过是命运罢了。

第二年春,盛帝退位,传位裕王是为成帝,成帝改元新启。

三年后,太上皇驾崩,成帝追封前太子为懿德太子,几年前声势浩大的巫蛊之祸早已成为过往,经历过那场祸事的人仍心有余悸,往事渐渐不再被人们提起。
本章已完成! 大宣奇女子 最新章节楔子,网址:https://www.v377.net/64_64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