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康嬷(1/2)
作品:《平圣公主传》嘉善公主往崇德殿拜见皇帝,说话之间,皇帝开始猜疑起嘉善公主与李绸,是否暗生情意。嘉善公主有意无意之间,打消了皇帝的猜疑。
皇帝心情暂时服帖,想到她适才所求两事,说道:“你说的两件事,皆要出城去办。如此,恐引来宵小窥测,安危难测。”
望月撒赖道:“不是有三百禁卫吗?何人敢如此大胆,不顾命来?父皇,儿也没有亲戚往来,只在禁宫与皇城来往,可是憋闷。父皇,你就当是让儿出城散心,可好?”
皇帝听她说得可怜,想想也是:她在京中没甚亲属,为避嫌隙也不与世家交往,也着实百无聊赖。
对她笑道:“朕也是国务繁忙,国中民人也无娱乐,来年定办几场盛会,与民同乐。”
说着,他沉吟片刻,对望月说道:“月儿真要出城,你府中禁卫不可全出。如此,朕将金吾卫中,再抽调五百,护卫你出城去。”
望月瞠目结舌,默然片刻,道:
“父皇,禁卫与金吾卫中军士,皆是身负上乘武艺的好手,以儿看来,用不了这许多,杀一只鸡也用不了这许多牛刀。这般浩浩荡荡行在路上,恐有人说儿骄恣,有言语伤毁。若要出动金吾卫,儿看三百绰绰有余。”
皇帝被她自贬的比喻逗笑,又听她说道怕有言语伤毁。
嘉善说怕人言语伤毁,皇帝想起襄阳侯和九皇子不知被何人挑唆,竟在京外到处散播不利月儿之言,颇为可厌。
皇帝想到这一节,便应了她只出三百金吾卫,加上她府上禁卫出动一两百,也有四五百。
皇帝想着,叹道:
“北燕国灭,陈朝除此心腹之患,多赖月儿再三言诫,朕才如梦初醒。如此大功,不能昭告于世,不能数功论赏,朕也为月儿抱屈。
“区区五百金吾护我儿出行,我儿还要畏前畏后,怕人讥讽。有些人,手也伸得太长了。”
望月听皇帝口中的“某些人”意有所指,赶忙大义凛然道:
“父皇万万莫要如此说。儿陈说燕国利害,不过是为父皇分忧,想跟父皇见证盛世王朝。儿衣食无忧,难道为这几句话,特意向父皇夸功请赏不成?
“父皇不必为甚封赏挂心。儿只愿父皇长命百岁,见太平盛世长久,便是得了最大封赏。”
圣德帝听了,果然喜笑颜开。说有多罗国进来几只仙鹤,让她带回公府,放在园中玩赏。
还说不必嫌卫士太多,他自会惩治那些兴风作浪的口舌罪人。
与圣德帝分别,望月回昭明宫与皇后一处。
皇后与她说起她的娘家冯氏。
算是皇后幼弟的冯蝉郎,被冯希之夫妇耗费巨大代价,赎买出来。往后却不能在京中居住,还不知被牵到何处过活。
还说起许久不见的杨昭仪,杨昭仪原本与皇后交好,而后来渐渐与皇后疏远。
杨昭仪膝下唯有一女——和亲燕国的崇安公主。燕国已经灭亡,崇安公主与她所诞两个儿女,却杳无音讯,说不清是死是活。
杨昭仪只这一个女儿,几回对皇后哭得死去活来。听昭明宫中苏嬷嬷说,这杨昭仪几番想求到嘉善公主这里,都被皇后千方百计拦下了。
杨昭仪一心只为女儿,冯皇后何尝不是为了女儿?
嘉善公主再能左右帝王心思,也不可滥用皇帝的宠爱,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
既然苏嬷嬷特意提起,冯皇后便趁机嘱咐望月,杨昭仪这档子事,她不能随意兜揽,以免自找麻烦。
……
这日回到公府,已是宵禁时候。
皇帝送她三只多罗国进贡的仙鹤,她临出宫前,命随侍的桂圆跟鸣苑的值官,请教了豢养之法。
一回府中,桂圆忙张罗人去安排,将仙鹤放在后园阁楼前的池沼中。
望月回到宜安居,听玉容说了一桩怪事:
“康嬷嬷前些日子,便有些犯腰疼病。公主说叫她好生歇一歇,再出来领差事,这老嬷嬷硬要强撑着当差。
“今日从揽芳阁的楼廊往下走,不知怎么腰上突然发疼,不妨就失了脚,踩空崴了脚,小丫头扶她不及,眼见着她翻了几个跟头,从楼梯上一直摔下来。
“这老嬷嬷摔得浑身是伤,稍一动弹,浑身疼得说不出,怕是还伤到内里,外头请来的皆是男医,也不曾仔细看过,开的药也用了,没觉得怎么好……”
望月皱眉问:“康嬷嬷多年纪了?”玉容回想着,拿着指头掐算,回道:“五十有一了。”
这个年纪在她看来,还不算老;然而在此间确实不年轻了。古代妇人受苦更多,难免老来病躯更是磨人。
她想一想,命玉容派人去将戚神医请来,一同随他去看看康嬷嬷的伤情。
到南面小院里找到康嬷嬷的屋舍,看见床榻上康嬷嬷的情状,望月着实吃了一惊。
康嬷嬷面颈上的瘀伤破损,看着已经触目惊心,再见她身上青紫处处,瘀肿团团,还有碰不得的胸背腰腿等处——伤得着实不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圣公主传 最新章节第141章 康嬷,网址:https://www.v377.net/59_5950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