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1/4)

作品:《宁负流年不负卿(出版书)

不曾客气过,自来熟的品质贯穿始终,见我瞧着他,挥挥手仿佛能驱散我的视线:“他大老远来找你也不容易”见我正要反驳,他立即抬手阻止道,“谁都别讲什么故事了,我帮你看了这些年的店,没有要过你一分钱,连喝你几坛子酒都要受你白眼,如今”

如今如今莫不是要讨债吧想起我第一次对易平生说起我记起他的时候,他率先就是问我要债,如今不会在氛围这么不好的时候,落井下石的要算个账吧

“如今,让我先说吧。”易平生合起扇子,啪的一声放在了一边的几案上,发出轻轻的响声,他抬头看了一眼华应言,别有深意地说道,“这次抢在你前头了。”

华应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倒是一副云淡风轻。

我拿起茶壶给自己又添了一些水,喝光了才道:“你说你说什么说易平生,我不是已经想起了你吗还有什么好说的况且”我停了停,心中涌起无限悲伤,放慢了语速,“别再耽误我做生意了,说不定现在门外就有客人要完成心愿,你知道,只要再让一朵曼陀罗花流泪,一默他就可以醒来了我还差一笔生意,就一笔”一种难以言喻的慌乱从我脚下蔓延至全身,那种感觉让我突然很畏惧,我不想听,不是不想听易平生的故事,而是害怕听见易平生故事里无关他自己的那些事情。

“一诺,时间不多了,让他先说吧。”华应言的声音中竟然也流露出了悲伤,他凭什么悲伤可他的悲伤让我心里某一处被狠狠戳了一戳,一种不舍和挂念是那么似曾相识,我将目光落在脚下的曼陀罗花上,心里痛恨自己曾经对这衣冠禽兽多么一往情深,如今的契机或许是最好面对的时候。我看着易平生,点点头,不管如何,我想是时候鼓起勇气面对易平生的故事和那个故事里我最熟悉的陌生世界,他们或许也等我很久了。

这个故事的开头太难说起,加上我的残缺的记忆碎片,显得云山雾绕,易平生的开头和我的想法显然一样,他微微叹了一口气,也将目光落在了脚下的曼陀罗上,缓缓开口:“从什么时候说起呢”

作为一个二皇子,易平生一直小心翼翼地生活,说生活也不大恰当,生存对他来说其实更重要。先皇在世时极其宠爱易平生的母亲安贵妃,虽不是位居后位,但也是宠冠后宫,诞下皇子后更是无人能比,更叫人羡慕嫉妒恨的是,先皇老人家一直未立太子。不过易平生的母妃也是位十分谨慎的主儿,她一早料到宠爱有多大,后患就更大的道理,皇后所生的儿子所享有的一切,她都不让易平生享有,凡事都要低一个等级,只求平安。

大皇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便有了御书房的安排,易平生长大了原本也应当也要去御书房,当年长安书院名气甚大,易平生的母妃以“节省宫廷先生开支,让易平生体验民间生活”为由,虽然理由十分牵强僵硬,但最终易平生还是去了长安书院读书。在这场风波里,真正不想那皇位的人,至始至终只有易平生一个。他原本以为母妃这样的处理或许只是为了避免他与大皇子的过多接触,当然,只是或许。

在皇室看来,这长安书院的确能体验民生,可出了皇宫,长安书院在百姓眼里可是不得了的地方。这里读书的弟子不乏权贵,长得也不错,且不久后参加考试都能获得个一官半职。那些年长安城的媒婆们做媒,但凡要说到这家公子曾在长安书院读过书,这门亲事保准能成。

许一默当年就在这家书院里念书,凭借着聪明的头脑课业倒也不是难事,于是心思就放在了课业之外,没想和易平生一拍即合,所谓臭味相投大抵就是他们了。那是一个春风拂面的下午,易平生伙同许一默在先生的饭菜里下了巴豆,终于得逞出来闲逛,至于逛什么,他们根本不在乎,只要能逃学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逃学的路上,不知道是哪位同窗谈论起了那座万花楼,也不知道是谁带了个头,大家便兴冲冲地往那里去了。

易平生说到这里,浮出幸福的笑容:“我知道遇到她是迟早的事,没有想到是那么的刚刚好。”

一群人进了万花楼自然受到了极其热情的招待,还未进内厅,便听见后面有个故作深沉的声音:“小生姓许,名一默。”易平生转身望去的时候,便看见了这位女扮男装的主儿,一手拿着扇子故作大爷相正说着话,身边真正的许一默上前去自己也未反应过来,直到听到这位冒充的许一默一脸正经地教训自己的同窗“我许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娘娘腔若是不喜欢舞文弄墨想躲开,我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如今你竟然如此不争气的逃学来来来买花”,他等的人终于出现了,在这个午后微风正熏,花开正好,来人未老,他疾步上前轻轻握住那小妮子的扇子道:“这位公子一看就是条真汉子,又认得我同窗,这花酒,我请。”这顿花酒喝得极其爽快,也奠定了往后胡吃海喝逍遥自在日子的感情基础,这位女扮男装的小哥名叫“许一诺”。

不多久以易平生和许一默为核心的团伙便接纳了许一诺,虽然起初许一默颇有微词,最终还是敌不过胞姐手中握有他的各种把柄,于是原本以为上了书院脱离她的阴影的许一默,连最后一片净土也彻底沦丧,他十分苦闷那些书院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宁负流年不负卿(出版书) 最新章节第18节,网址:https://www.v377.net/52_524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