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答辩之前(1/2)
作品:《学霸的学习系统》赵贤才上次都已经来过普林斯顿大学了,和诸位数学大老们也都有了一些交流。>
所以,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数学教授们也都知道赵贤才平时和德利涅教授经常互通邮件沟通交流的。>
因此这次这么快又看到赵贤才发过来这样一篇论文之后,他们便直接跑到了德利涅的办公室,连电话都没打一个。>
不过,对于这位《数学年刊》编委会的编辑所说的话,德利涅却是并没有多少惊讶,而是有些疑惑地对其说道:“是那篇关于格罗斯-斯塔克猜想的论文吧?>
他上次在这里讲的挺好的,我还以为你们很快就会收到他的投稿呢。>
只是不知道怎么回去之后,他一直都没有将其发表出来,我还以为他投稿给其他期刊了,但我也一直都没有听到其他期刊有他的投稿。>
没想到他还真是整理了这么久,才将其整理成论文。”>
“教授,他这次投稿的文章的确是与格罗斯-斯塔克猜想有关,但却并不完全是当初他在我们这边的研讨会报告上证明的格罗斯-斯塔克猜想。>
他论文里的具体内容我还没有看,但按照他摘要里所说的内容,他这次是完全解决了全实域上阿贝尔扩张的构造问题。”>
这位编辑激动地向德利涅解释道。>
“这么快?文章在哪呢?你发给我看看。”>
听到这位编辑的解释之后,德利涅也没有了刚才那般的从容。>
毕竟从赵贤才解决格罗斯-斯塔克猜想到现在,也不过也才过去一个多月,两个月都不到的时间。>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赵贤才居然就能够将进度从格罗斯-斯塔克猜想的证明,推进到解决全实域上阿贝尔扩张的构造问题,这实在是太过逆天了一些。>
就算是近几年风头无两的陶哲轩和彼得·舒尔茨,也不可能这么离谱。>
如果德利涅知道,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有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赵贤才都在自学与太阳能电池相关的知识,也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好了,已经发过去了。”>
就在德利涅还处于震惊状态的时候,那位编辑已经将赵贤才的论文发给了他。>
而在这位编辑看到赵贤才的这篇论文之前,赵贤才就已经将他的这篇论文上传到了arxiv上了。>
现在的赵贤才与上次的他已经不同了,上次他在arxiv上上传关于埃尔德什等差数列猜想的时候,还要等一会才能有人点开他的文章,认真>
但现在的赵贤才已经是声名在外,他将自己的论文上传到arxiv上没多久,光是他这个作者名,很快便吸引了不少的注意。>
没过几天,国内外一些论坛上,就已经出现了像“希尔伯特的第12个数学难题得到了解决”这样的标题了。>
不过,这样的标题其实并不准确。>
所谓全实域,就是说当我们把这个域嵌入到复数域c中,它一定是实数域的子域。>
虽然这是一种比较容易处理的域,但赵贤才所研究的这个问题也是十分困难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有些数学家一辈子都在跟这个问题打交道。>
“他要是果真解决了这个问题,那真是取得了关键突破,对于阿贝尔扩张也将是里程碑式的。>
不过,人类虽然对于阿贝尔扩张的理解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希尔伯特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得到回答。>
希尔伯特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他自己对虚二次域研究上的。>
复数域c上的l函数,是否能得到与q类似的结果呢?>
而且全实域也仅仅是一类特殊的数域。>
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阿贝尔扩张再进一步。”>
德利涅教授这边,则是一边点开《数学年刊》那位编辑发给他的论文,一边喃喃道。>
人总是这样,得到某件东西或满足某个心愿之后,往往并不会真的满足,而是会希望能得到更多。>
在这之前,德利涅对于阿贝尔扩张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能看到全实域上阿贝尔扩张的构造问题被解决就很满足了。>
但现在这个问题被赵贤才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他便又有了新的愿望和期待。>
......>
赵贤才这边,则是已经开始准备毕业答辩了。>
毕业论文他是直接用已经投稿给《数学年刊》的那篇关于阿贝尔扩张问题的论文,现在他需要准备的也就是毕业答辩的t了。>
至于那些参加他答辩的教授们会问的各种问题,赵贤才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这篇论文是他完完全全靠自己写出来的。>
那些教授们对这方面的了解,可能还没有他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霸的学习系统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四章 答辩之前,网址:https://www.v377.net/415_415180/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