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是时候该团结更多的力量了!(2/3)

作品:《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院士的带领下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但也仅此而已,地震的成因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地震研究所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而且所作出的预报主要是中长期预报的,对于短临预报主要还是靠经验性预判,预报成功率很低。

所以在这里杜长彬院士也只是强调“中长期地震预测模型”。

“现在论起大数据方面的运用与建模,流体力学实验室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哪怕是各大高校的数学教授团队,也是望尘莫及。我们这边希望借着这次的合作机会,流体力学实验室在进行地震数据分析时,顺便给我们提一些优化中长期地震预测模型的合理化建议。当然,为了保证增进双方的了解,我们愿意对流体力学实验室共享目前持有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模型。优化后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模型如果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也愿意长期将地震的研究成果与流体力学实验室共享。”

听到这里,姜为先已完全明白杜院士的来意了,既是寻求“互利合作”,同时也是请求技术支援。

只是优化地震模型的事,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资源绝不会少,姜为先颇为慎重:“有关第二点,我们也很愿意与你们进行技术合作互助,但我还是要先问问秦克和小宁的意见,目前实验室虽然是还挂在我和老郭的名下,实际上的人事管理权与项目管理权,我们已移交给了秦克和小宁。”

杜长彬完全能理解:“没问题,毕竟优化中长期地震预测模型最终可能还是要秦院士与宁院士出手才能解决,得先征求他们的意见。”

当下郭维阳继续陪着杜长彬院士,姜为先则先行告退,去联系秦克和宁青筠。

……

秦克接到姜为先院士的电话时,正在施存远教授的家里作客。

他和宁青筠先是去冀州拜会过老师王衡老院士,然后才回到远州。他们回远州已有一周多了,每天的日子既轻松又忙碌。放假是不可能完全放假的,几个实验室,尤其是欧洲气象中心那边都需要他俩远程指挥调度,晚上还经常要视频会议。

不过能经常到亲戚、长辈、以及的同学家里串串门,聊聊天,晒晒娃,也是一件放松心情的乐事,反正秦克觉得连散发着炙热气息的空气都透着活泼的因子。

大概这就是故乡的魅力吧。

这不,今天他便与宁青筠带着笑笑与铮铮去拜会施存远老师了。

今年7月时施存远正式退休,目前与老伴一起生活,他的孩子已成家,但还没有孩子,倒不用他们操心带娃的事,每天也就散散步、练习下东方培元法、翻翻感兴趣的数学期刊,这小日子过得可比秦克舒坦多了,就是有点儿冷清。

除了沈铁山、林海波等寥寥数位知交好友外,其余人来串门拜会,多数也是看在他是秦克老师的身份上,以拉关系的社交应酬为主,颇让施存远厌烦。

所以当秦克与宁青筠带着两个小宝宝来拜访时,施存远俩口子才感到真正的欢喜,林海波教授与他的老伴也事先得到消息,今天一起过来了。四个老人家逗弄着宁咏昔和秦君尧这个1岁3个月的小萌宝,乐不可支,客厅里不时便传出爽朗的笑声。

秦克看到姜为先老师的来电时,示意宁青筠继续陪着施存远教授夫妇和林海波夫妇,自己则到了阳台里接听电话。

听完姜为先转述杜长彬院士的话,秦克也暗暗心惊,没想到之前忽略了的地震似乎也变得如此频繁了。

想到那则来自遥远平行时空的神秘预言里提及过“第二征兆”里的描述——“淡水资源会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粮食更是如此,大米的价格会比同等重量的金子还要贵……战争不断蔓延扩大,叠加洪水、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飓风等大规模、频繁的气象地理灾害,世界60%的耕地已完全荒漠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变得极为艰难,人口锐减……”

显然地震这些自然灾害确实是与全球气候的巨大异变有关!

秦克当即下了决定:“姜老师,您尽管答应下来,以后我们还要加强洪涝、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飓风等方面的研究,与各个相关研究所达成深度合作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他又将与欧洲气象中心的沟通结果也告诉了姜为先:“姜老师,欧洲气象中心那边也已答应下来了,他们将在两个月内从欧洲寻找合适的研究精英,组建专门研究这些自然灾害的团队,与我们共同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如果我的猜测没错,这些自然灾害都与目前的全球气候异变有着极大的关联,加大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研究,说不定能帮助我们尽快找到全球气候异变的根源。”

“行,我知道了。这边与地震研究所的合作事宜,我和老郭会处理好,到时合作协议初步敲定下来后,我会让跃峰发一份给你最终看看。”

听着姜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最新章节第九百四十一章 是时候该团结更多的力量了!,网址:https://www.v377.net/404_40400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