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称之为“完美”实至名归!(2/3)

作品:《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这次多亏了你们研究出来的沙漠红薯,可以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以后有什么需要何伯伯帮忙的随时联系,只要能搭把手的,何伯伯绝不说二话。这是我的名片。”

其余中年人也纷纷微笑着递上名片,脸上丝毫没往日的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确实不敢有半分轻视眼前这两个年轻男女,更不敢摆什么架子。

别看秦克和宁青筠没一官半职,只是大学教授,但他俩身份特殊,听说上头专门安排了人记录这两个年轻人的动态,每周汇报一次。

这样的待遇与关注,放眼全国也没几个。

尤其是这次,他们都已听老杨说过,秦克和宁青筠要将沙漠红薯有关的两个专利无偿捐赠给国家,此事只要一公布,这两个年轻人的名望之隆将直追袁老,天下谁人敢再轻易招惹这两个年轻人?

说句不夸张的,这两个年轻人现在头顶青天脚踏实地,随手间都能掀起大片雷霆风暴,一言可定许多人的前途命运,只是两人尚不自知而已。

何况他们也很清楚上头对于这次沙漠治理工作的重视,而秦克、宁青筠的完美型沙漠红薯,正是破解沙漠治理这个世界大难题的最佳、也是唯一的钥匙!

综上种种,谁不对这两个年轻人客客气气,尽可能地亲近拉拢?

接下来的气氛也很好,秦克又向众人介绍实验室的负责人魏学铭等人,魏学铭紧张得手脚僵硬,他这辈子可没见过这么多大人物,更别说握手了。

留意到秦克与一群大人物谈笑风生,魏学铭不由暗暗佩服。

终于来到最关键的环节。

魏学铭引路,将众人带到几个高达一米的大玻璃箱前,透过玻璃,能清楚看到里面装的是半沙半土的沙化土壤,土壤上面长满了绿色的红薯叶,沙中却是盘根错杂,庞大而发达的根系彰显着让人惊叹的强大生长能力。

平时负责沙漠治理的老何双眼发光,他也算是沙漠绿植方面的行家了,对胡杨的研究也有相当经验,眼前这红薯的根系之发达,竟丝毫不在胡杨之下!

光看这沙漠红薯能在沙化如此严重的土壤中存活且明显能巩固水土,就值得全力推广了!

对于其他人来说,最让人欣喜的则是沙里隐约可见一串拳头大小的红薯!

秦克令人搬来备好的硬垫子,然后邀请杨伯伯等人亲自登高,拔出植株,收获已结果的红薯。

这样的安排果真引起一众大人物的兴趣。

杨伯伯第一个踩上硬垫子,在玻璃培育箱里亲自握住一棵红薯想将之拔起,却发现明明土壤沙化率较高了,居然还是拔不出。

后来他还是用小铲子先松了土,才顺便地将植株连根带果实地拔出来。

接连抖了几下,沙土洒洒扬扬地落下,在场便响起了大片的倒抽凉气声音,以及啧啧的惊叹声。

只见茂盛的红薯根系上硕果累累,一个个约儿童拳头大小的红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竟起码有几斤重。

其余老何、老候、老张等人也纷纷上前,轮流亲自拔出红薯植株,然后粗略估算了一下,每亩起码能产三千五百斤,这较之在肥沃土地里亩产五千斤的产量来说当然并不算出色,但这可是沙化严重、连杂草都无法生长出来的沙土中种出来的啊!

全国有多少这样沙化而不得不丢荒的土地?几乎与现存的耕地面积持平!

也就是说,只要推广种植这种沙漠红薯,粮食的种植面积将直接翻倍!

杨伯伯眼中泛起了水雾,他小心地捧着这些红薯,仿佛捧着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不会再有饥荒的时代!

管农业的老侯,更直接用湿纸巾擦掉一个红薯外皮的沙灰,便连皮咬了口,肉质爽脆,甜而不腻,比普通红薯好吃得多,他一连激动地连呼了三声“好”!

随行的《人人日报》记者眼眶也有些湿润了,赶紧用相机拍下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

其余人也同样惊喜交集,连鲁信平等秘书都情不自禁地上前亲自拔出一株红薯来检查。

原本众人其实心底里对那传闻中的“完美型沙漠红薯”是不是真那么神奇,或多或少都有些怀疑的,但这时眼见为实,都发自内心地惊叹。

属于高产粮食作物、只能在沙漠中种植,能巩固沙土,改良土壤……这样的新品种红薯,称之为“完美”确实实至名归!

宁青筠也亲自挖了株红薯,与秦克早已通过虚拟科研实验中心进行过验证不一样,她也是第一次看到通过计算种子学推演的结果化为真实,尤其是那99.99%的数据吻合度,让少女心里满满都是自豪。

她白嫩的小手捧着红薯,娇俏动人的小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记者赶紧也将这如画的情景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最新章节第六百九十六章 称之为“完美”实至名归!,网址:https://www.v377.net/404_40400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