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莲子粥(2/5)

作品:《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绪不宁。

襄阳现在是何情况不得而知,但明军主力出现在了庙镇,情况不容乐观。

前往襄阳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从泌水东岸过双沟口,越鹿门山,抵达襄阳城东南。

是进是退,博和托又摇摆不定起来。

直到大军尽数渡河,准备转向北方之时,博和托军令又改,命全军继续向东,再渡泌水,兵发双沟口。

博和托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哪怕他只带过去一万人,也能增强襄阳的守备。

三月三日午时,清军越过了泌水,来到了双沟口前。

清军将领见此地地势古怪,皆心中不安,恐有伏兵,犹豫不前。

但博和托已经等不及了,万一庙镇的明军渡水追来,又是一番恶战。

博和托将大军分为三部,先锋三千,先行入山道,等其安全通过,后队再继续跟进。

半个时辰后,清军先锋顺利过双沟口,博和托遂令后军全数跟进。

不曾想,后队五千,刚刚进入山道,就见两侧山上,无数巨石滚落。

一时间,清军大乱,山上,伏兵顿起,摇旗呐喊,杀声不绝。

两山旗帜纵横,清军惊慌失措。

博和托惊怒不已,情急之下,大呼向前,想要和前部汇合。

这时,只听见后方马蹄阵阵。

一支兵马从后方杀来,堵住了谷口。

再看前方,也有一支兵马杀到,将清军前后围困。

博和托一时四面楚歌,身陷绝境之中。

他气的胡须乱颤,死活想不通,怎么处处都有明军伏兵。

难不成明军真有人料事如神?竟算计到了这般地步!

博和托驱马前出,望着当面明将愤恨道:“来将何人,可敢报上姓名?”

明将闻言,哈哈大笑,虎目一瞪,朗声道:“汝可知山西王辅臣?”

博和托顿时一愣,没想到面前之人,竟然就是威震山西,勇冠三军的王辅臣。

这家伙从英亲王手下反叛归明,没想到竟然到了此处!

“汝这白眼狼,我大清厚待于你,你竟不识好歹!”

“哼!我降乃从恩主姜公,是为报知遇之恩,此为小义,我已报答。归明,乃是大义,汝不闻关公身在曹营之旧事?”

王辅臣持刀走马,睥睨视之,眼前这虏将,也不知是何身份,竟敢以二万兵,来援襄阳。

博和托闻言咬牙,心有切齿之恨。

他余光扫视后方,亦有一白袍小将,红缨枪在手,凤翅盔当头,正鹰视于他。

只一眼,博和托便看出,后方之将,也不是易与之辈。

前有虎,后有狼,生机绝矣!

“王辅臣,素闻尔勇力绝伦,却不曾亲见,今日我博和托且来一试!”

说罢,博和托催马出阵,欲挑战王辅臣。

他心中已知督兵硬战没有胜算,故而想单挑一番,挽回些许颜面。

王辅臣应战,策马挥刀上前。

两人对视片刻,博和托悲愤不已,耐不住性子,直接动手杀上。

长刀挥舞,宛如新月。

王辅臣使一柄秋水雁翎刀,这是他部改编为忠勇营时,五省总理张国维赠与他的。

白刃交锋,叮当作响,二人走马颤抖数合,博和托处处受制,渐入下风。

王辅臣却是游刃有余,一脸轻松,他尚未用尽全力,便将这虏将打的左支右绌。

清军诸将观之,皆慑于王辅臣之威,面带惧色。

博和托的刀刃已经被砍出了许多豁口,虽处于下风,但他仍不肯罢休,看出王辅臣留了余力,他心中倍感羞辱,遂奋力搏命而击。

王辅臣的刀法出神入化,杀伐凌厉,罡风阵阵。

最终,博和托刀身断折,被王辅臣以刀背一击,打落马下,狼狈翻滚。

心中羞愤的博和托暴跳如雷,以残忍掷击,王辅臣一闪而避,傲气笑道:“我王辅臣纵横疆场二十余年,汝既知我,便当早降,何必自取其辱?”

面对王辅臣的讥讽,博和托青筋暴起,憋屈至极。

清军见主将落败,又被明军围困,大半已经丧失意志,只剩下博和托的满八旗亲兵数百,还想一战。

“尔是战是降?”

王辅臣喝问道。

博和托回到了军前,重新拿了一柄长刀,转身又向身后那小将杀去。

后方的明将,正是前军副将孙白鹤,见虏将复又杀来,催马迎战。

红缨枪如龙蛇吐信,柔中带刚。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最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二章 莲子粥,网址:https://www.v377.net/402_40212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