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福临小儿(1/4)
作品:《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汉中,因“汉水”流经此地而得名,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称自>
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行旅通商的要地,被誉为“秦之咽喉”。>
秦更元十三年,始置汉中郡。>
北部秦岭势如屏障,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乃是蜀之门户。>
自去岁以来,大西军与清军在汉中争锋已经数月有余。>
然战事胶着,大西军三路进击,连战连捷,先后攻取紫阳、城固、西乡、洋县等重镇,占据了汉中战场的主动权。>
自去岁入冬以来,两军便很少再大举出战,皆开始休战养兵。>
清军汉中战场最高统帅乃是内大臣、定西大将军何洛会,会同西安将军富喀禅以及汉中降将孙守法合兵十三万屯戍于石泉县。>
降将胡向化率兵五万,守汉阴县。>
清军都统果尔钦、卓罗自商州进入了汉中,占据了兴安所。>
清军参领任珍率军三万,留守洵阳。>
元宵前后,大西平东将军孙可望领军十万,自成都来援,进入了汉中,进驻洋县。>
于是,汉中西部,大西军兵强马壮,声威大震,退守留坝的降将贺珍见西军势大,于是自留坝退守柴关,准备随时西遁。>
汉中东部,石泉县、汉阴县、兴安所、洵阳县、平利县都在清军掌控之中。>
只有紫阳一县,是被西军所占领。>
汉中东西两部,两军形势正好反转。>
平东将军孙可望抵达洋县之后,便传达了大西皇帝张献忠之命,命北征各路兵马,务必在今夏之前,彻底收取汉中。>
蜀地虽为大西掌控,但是仍有故明旧部残存,去岁末,大明四川总督王应熊进入了播州宣慰司,开府治事。>
残留在川南各地的明军终于有了主心骨,在王应熊的调度指挥之下,已经完成了新的整合部署。>
参将杨展领军一万,复綦江县。>
四川巡抚马体乾驻节重庆府,与总兵曾英坚守巴县。>
总兵王祥,领军两万,自泸州进入了重庆府荣昌县,守卫重庆西部。>
驻守在石柱宣慰司的四川总兵秦良玉卧病在床,遣孙儿马万年、马万春两人领白杆兵三千,赶赴涪陵江北的涪州县驻守,为重庆东部屏藩。>
于是川南重庆府、播州宣慰司两府之地为大明所控,对大西政权形成了威胁。>
大西皇帝张献忠觉得汉中鏖兵太久,四川腹地空虚,一旦明军自重庆府出击,成都危险。>
所以令平东将军孙可望总领汉中诸军,以求速战速决。>
孙可望始至洋县,便召刘文秀、艾能奇相会,却独独没有知会驻兵在汉中东部紫阳县的安西将军李定国部。>
眼下李定国所在的紫阳县,面对石泉至金州一线二十七万清军,势单力孤,形势凶险。>
李定国所部兵马十万,地处山区,背靠汉水,只有西北与东北两条通路。>
西北顺汉水通往石泉,东北沿汉水通往金州。>
若是久守下去,清军大军云集,待休整完毕,定会两路会攻紫阳。>
届时李定国部便会陷入被困之境地。>
洋县县衙,后院正房之中,坐着三人,正是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
孙可望居中,刘、艾居于左右。>
当中放着火炉,如今虽已是二月下旬,但春寒料峭,颇为阴冷。>
刘文秀浓眉大眼,天圆地方,面相憨厚,正看着火炉怔怔出神。>
艾能奇一脸络腮胡,壮貌岐嶷,雄躯伟干,勇力绝伦。靠在椅子上,双眼微闭,似在养神。>
孙可望左右视之,观察着两人的神情。>
方才他提出,由艾能奇率部据守西乡与洋县,他与刘文秀合兵,进击留坝,直取凤县,直逼陕西巩昌府与凤翔府,一举杀入陕西境内。>
此时,清军的征伐汉中的主力都在汉中东部,正是他出击之时。>
刘文秀与艾能奇听了孙可望的话,便知道他这是将李定国给卖了,想用李定国来吸引清军重兵,然后自己趁机进军。>
清军尚不知孙可望援军已至,凤翔府与巩昌府必然无备,若是奇袭,定能有所斩获。>
孙可望的计划,的确是可行的,只是这个计划却是一石二鸟。>
他与李定国素来不合,这是想趁机削弱李定国的兵马。>
刘文秀与李定国交好,但是皇帝令孙可望总领汉中战事,他也不得不遵从军令。>
于是刘文秀选择了沉默,艾能奇也不愿掺和两人的恩怨,所以也没有表态。>
孙可望见两人这般反应,遂笑道:“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九章 福临小儿,网址:https://www.v377.net/402_40212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