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弱国无外交,外邦不来朝(2/3)
作品:《儒道读书人》王爷及其所属的部门,向杜宁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杜宁一一见礼,礼数周到。>
诸王对杜宁的印象都很好,与杜宁一下子就聊开了。>
许多官员无不羡慕,杜宁一个人就能和诸王打成一片,简直就是一个异类。>
这就是文名盛的好处,只要大家都认可你的文名,任何有地位的人都会乐意和你交往。>
若是其他人,诸王未必会和你多说一句话。>
杜宁表面上与贤王和睦,其实都只是在百官面前做个样子。>
暗中交手几次,二人算是第一次见面,却表现得极其能聊的模样,让许多贤王党的官员心生警惕。>
这说明杜宁也是一个极具城府的人,绝对不是随便说捏就能乱捏的软柿子。>
“冬!冬!冬!”>
朝钟响起。>
以六部诸王为首,文武百官按照官品顺序排列进入金銮殿。>
杜宁是伯爵,以正五品官员站在四品官员身后。>
金銮殿富丽堂皇,具有一个雄伟之气。>
百官在龙椅之下站好。>
“皇上驾到。”>
随着冯公公的声音响起,泓轩帝来到金銮殿,登上九级台阶坐在了龙椅上面。>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免礼。”>
“谢皇上。”>
泓轩帝目光扫视群臣,大家也都一同看着泓轩帝。>
片刻后,燕王出列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四哥请说。”泓轩帝笑道。>
“臣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臣先说好消息,人族诸国在得知草原族起兵攻打我云国西域之后,先后派使臣赠送战马、战车、粮草、武器等许多军需,共有大小六个国家捐赠户部,辽国不在其列,这是臣的奏折,已经与兵部交接,请皇上御览。”>
燕王将奏折交给冯公公,冯公公呈给了泓轩帝。>
杜宁注意到,燕王故意提到了“辽国”二字。>
泓轩帝打开奏折,里面详细记录了诸国送来的各种物资。>
“难得诸国一片心意,送来那么多的物资,真是雪中送炭啊!”>
“是啊!这才叫患难见真情,虽然有国界之分,可终究也是人族血脉。”>
“哼!辽国与我云国分属友国,其他国家都有略表心意,辽国却在这个时候吝啬,分明还在为龙舟战与苏州一战的事情耿耿于怀。”>
“我们云国不欠他们辽国,若是他们辽国有心意,我们云国一定感激,既然他们什么都不做,我们也不会指望他们。”>
“就是就是,就算没有辽国相助,我们也能度过难关。”>
文武官员交头接耳议论。>
泓轩帝看完奏折,将其放在桉桌一侧,开口道:“苏州伯爵杜宁何在?”>
“臣在。”杜宁当即出列。>
“杜伯爵如何看待此事?”泓轩帝问。>
贤王党的官员面露讥笑,泓轩帝居然向杜宁询问如此肤浅的问题,真是显得幼稚了。>
杜宁想了想,回答道:“微臣以为,诸国主动送来物资,一是略表心意,二也算是给我们云国的一个‘封口费’,收了人家的心意,不管我们云国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都会不好意思向那些国家请求出兵相助。”>
话音落下,文武百官纷纷变色。>
贤王党的官员面红耳赤,他们暗笑泓轩帝肤浅,可眼界却没有一个刚刚踏上金銮殿的杜宁要远,无疑就是一个巴掌抽在了他们的脸上。>
诸王看了眼杜宁,有人欣赏,有人赞许,唯独贤王眼神略显寒冷。>
杜宁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则平地惊雷,直接点明关键。>
这就是学问!这就是眼界!>
“杜伯爵此言极是。”>
泓轩帝叹了口气,“朕很感激诸国的心意,但如此也断了我们继续向他们求助的可能,诸国都有兵马,除了云国覆灭,当蛮族与匈奴还有草原族的势力足以威胁其他国家的时候,他们才会出兵。”>
“皇上英明。”官员们异口同声。>
“四哥,还有一个坏消息是什么呢?”>
“坏消息就是……”>
燕王的表情变得难看起来,“辽国已经发布诏令,禁止将各种材料卖与云国,不仅如此,许多来自辽国的商盟都撤出了云国,与云国断绝了贸易往来,但还是有少数辽国商盟继续留在云国,只是他们故意将原价翻了数倍。”>
“什么!竟有这种事情!同为人族,不出手相助也就罢了,居然还做出这种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儒道读书人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章 弱国无外交,外邦不来朝,网址:https://www.v377.net/401_40129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