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2/6)
作品:《浪客断夜行》是绿山宝地。”
关则宁道:“汉都土地寸土皆宝。”
徐中年顺着关则宁所指方向望去,看到阵阵波光闪动,一条大江肆无忌惮地穿过,凝神一看恰似一条玉带横贯南北,于是道:“那里就是玉江了。”
关则宁道:“在这里看玉江的名字的确名不虚传。”
徐中年道:“远看的确就像一条玉带。”
关则宁道:“不错,的确像一条玉带,所以朕希望将军将黎重奉引至山河相交之地。”
徐中年心想:“那处地势偏低山峰稀少反而要比此处空旷些,难道圣上想在那个位置对敌军发动奇袭?”徐中年转念一想:“不对,若是想发动奇袭何必非要在东南方位置上?”想到这里再看看玉江忽然明白了,徐中年心想:“原来如此,若无万全的准备绝对无法完成这样的事情。”徐中年道:“臣遵旨。”
关则宁道:“汉都的山河需要你们与朕一起来守护。”
徐中年道:“臣明白。”
徐中年以为自己已经可以摆脱了束缚,没想到自己还是被牢牢套住,徐中年唯一担心的是他手下的人还能否撑得住。所以他要改变策略,既不能与黎重奉正面作战也不可再奇袭他的军队。
关则宁道:“将军是不是有些难处?”
徐中年道:“将徐中年引入千嶂山自然不难,可问题是臣率军进入千嶂山时与敌军进行了几场生死战黎重奉对我军的兵力可谓是了如指掌,倘如忽强忽弱恐怕黎重奉会看出端倪,故臣一时犯了难。”
关则宁道:“将军不用犯难,朕早已想好对策。”
徐中年道:“请圣上明示。”
关则宁道:“据朕了解黎重奉进入千嶂山后分有五路先锋军,将军需要同时出现在五路人马面前。”
徐中年道:“这......臣没有这样的能力。”
关则宁笑道:“将军没有,朕有啊。”
徐中年一脸诧异道:“圣上......”
关则宁道:“将军可听说过江湖上的易容术?”
徐中年道:“臣听略有耳闻。”
关则宁道:“朕就是让别人扮成将军的样子同时出现在黎重奉五路人马面前干扰黎重奉的判断。”
徐中年道:“这样说来不需要臣也可以做到。”
关则宁道:“天下只有一个徐中年,别人只能模仿将军的相貌、声音却无法模仿将军的智慧。”
徐中年道:“臣明白了。”
关则宁道:“希望将军可以将黎重奉带到那里。”
徐中年道:“臣遵旨。”
关则宁道:“将军觉得千嶂山整条山脉是不是宛如一条长龙?”
徐中年道:“经圣上一提点臣发现千嶂山确实像一条长龙。”
关则宁道:“这条山脉地势复杂,万千山头纵横交错就如长龙披在身上的鳞片。”
徐中年道:“确实如此。”
关则宁道:“这天山脉正是汉都南面的龙脉,此脉兴则南兴,此脉亡则南亡。”
徐中年道:“恕臣愚顿,臣不是太明白。”
关则宁道:“将军可知玉江形成于何时?”
徐中年道:“这个臣到知道,玉江形成于十三年前的一次大地动荡中,当时汉都最南端人畜还兴旺,百业俱兴,可是不知为何一日天空黑云密布,鸟兽奔逃,这样的奇观百年难得一遇,后来发生了让人最为震撼的事情发生了,大地震颤,山崩地裂,江河倒灌,死伤者无数,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感觉到了震颤。等一切平静后这里的地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玉江也就是那时产生的,刚开始人们称玉江为断头江因其名不祥后改玉江。”
关则宁道:“将军知道的也很详细。”
徐中年道:“当时臣也在此地驻守,亲身感受过,所以记忆刻骨铭心,那次灾难不会比一次战争带来的伤亡少,自此这里就无人再敢居住。再后来此处总是有异国时不时地侵扰我们。”
关则宁道:“是啊,龙脉被损,龙气不足,异族自然敢来侵犯我汉都。”
徐中年道:“臣只会打仗于这风水格局之说实在一窍不通。”
关则宁“哈哈”一笑道:“朕于这风水一说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将军再看整条山脉虽有龙气但是是口残留的死气,成为一条危龙。”
徐中年虽然不懂但经关则宁这样一说也不由得来了兴趣道:“臣不明白这是为何?”
关则宁道:“此龙本应是条活龙然而一条大江从巨龙的脖颈处流过,我们现站在龙爪的位置上从此处看去如玉带擒龙,故此这条龙就成了条被困在浅滩上的危龙,所以此地无人居住就算有人也不旺盛。”
徐中年仔细瞧瞧道:“这一点末将果真是看不出来,经圣上一提点似乎却是如此。”
关则宁道:“朕当年游历江湖所学颇杂故此明白一些。”
徐中年道:“那圣上可有破解之法?”
关则宁道:“三年,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浪客断夜行 最新章节将计就计,网址:https://www.v377.net/400_4000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