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周庄的桥(1/2)
作品:《开局诸葛亮找我借东风》严思琪:“他是学艺术的,应该比我们懂,听他讲,等于请了个不要钱的讲解员。”>
乔洛:“得……我带你们看。”>
不是这一行的,当然看不到门道。>
不过乔洛在旁边介绍,大家就能看懂很多东西了。>
看了一堆版画,苏瑶瑶询问:“乔洛,为什么我看现代版画和古代版画不一样啊。”>
“古代版画非常粗糙,而现代版画好像艺术性更强。”>
乔洛笑着解释:“古代的版画,雕刻,原画,印刷,是分别由三拨人进行的。”>
“原画师不懂雕刻,雕刻家不懂版画,所以原画画出来不能完美的复刻出来。”>
“所以显得粗糙,因为过了多人手才成功出世,所以艺术性也比较杂糅,风格不清晰。”>
“到了近代,鲁迅先生发现国外还有另一种办法的版画,那就是原画和雕刻都是版画家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这种版画因为版画家既懂画画又懂雕刻,就可以独立设计出很多适合版画的细节。”>
“加上一个人独立完成,风格就比较明显,艺术性就比较易懂。”>
乔洛:“或许大家不知道,鲁迅先生其实是近代非常出名的设计师,对于画画也是非常精通。”>
“燕京大学的标志就是鲁迅先生独立设计的。”>
“他的很多作品集的封面也是自己做的,是当时最出名的设计师,没有之一。”>
“也因为他在文化界独特的地位,所以版画产生了新的变革。”>
版画这东西就是国内诞生的,兜兜转转出国转了一圈又回来,算是反哺了国内的版画艺术吧。>
附近很多不懂的人,也仔细的听着乔洛介绍。>
渐渐地,跟着听乔洛讲解边看画展的人也多了起来。>
乔洛对其他艺术类画作可能懂的还不是那么多,对于版画却非常了解。>
因为版画和现代的商业设计是一脉相承的。>
乔洛前世做设计师,当然对这些非常的熟悉。>
走到了一个新的露天展区,好些个中年人在版画后面聊着天。>
乔洛一看就知道他们就是这些展品的制作者。>
不过这不耽误乔洛继续讲解。>
一个跟随着白听的游客:“哎?这种版画怎么感觉比较奇怪呢,有点像剪纸。”>
苏瑶瑶听了后仔细去看:“对啊,这种版画和我们之前看到的不一样,没那么连贯。”>
“色块比较多,到是和我见过的现代油画有点类似。”>
乔洛笑着:“这叫做丝网版画。”>
“普通版画都是雕刻在木板或者铜板上,然后印刷,是反向的。”>
“而丝网版画,其实是让丝网构成图形,然后用挤压颜料的方式,让颜料透过丝网,落在下层纸张等承载物上,形成的画作。”>
“这东西是欧米舶来品,因为二次大战而广泛传播,是现代画种类中比较常见和广泛的一种,但普通人并不了解这个东西。”>
严思琪疑惑:“二位二次大战广泛传播?”>
乔洛笑着解释:“比如我们用一张纸上面剪出来一个字的空隙,然后把纸张贴在墙上,喷漆,就能留下一个字的油漆印子。”>
“这就是比较简单的丝网版画。”>
“在二次大战时,大量的军工物品需要印刷标志,但是当时的印刷成本很高,所以丝网版画就大量诞生了。”>
“比如米军在物资上印刷山姆大叔的动画形象,就是依靠这种方式完成的。”>
那当然是比较粗浅的,真正的丝网版画,不会留那么大的缝隙。>
创作者会在狭小的空间内,大量的照顾细节。>
所以欣赏者很难看出来它的不同。>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丝网版画在普通人中,并不出名。>
苏瑶瑶指着一副:“这也是丝网版画吗?你看这个是不是有国画的影子?”>
乔洛一看,这作品,里面的内容不就是周庄的一座桥么,刚刚才看到过。>
所以这应该是为了参展,画家专门新做的。>
这算是非常给面子了。>
乔洛仔细的看了一会儿:“的确,这位画家以前应该是画竹子国画的才改行研究油画,版画应该是做了很多年的,因为近年来绘画风格变化,所以这版画透露着一股国画的影子。”>
旁边,几个聊天的中年人转过头来看着乔洛给其他人讲解。>
苏瑶瑶询问:“为什么一个专门画竹子的国画家要改行画油画呢?”>
乔洛:“多新鲜,画竹子又不能当饭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诸葛亮找我借东风 最新章节050、周庄的桥,网址:https://www.v377.net/398_3985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