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搏牛之勇(2/2)

作品:《正邪两赋

两清,不划算!不划算!我定要让他欠我个人情不可。”他虽是落魄如斯,却扔有些心高气傲,更是被架到高位不肯受礼,故此将他双手一推,道:“你莫不是瞧我不起?常言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岂能收你钱财?”

行商听了哈哈大笑,拍着沈玉门的肩膀道:“小兄弟果然真性情,人中豪杰啊,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强人所难,但是……”话锋一转,继而说道:“我再送薄礼,却万万不可推脱。”

沈玉门“哦”了一声,疑问道:“不知先生赠我何物啊?”

行商站起身来走到驮马边儿上,从货箱里翻出一个布包,走到沈玉门的身边儿,将此物奉上,沈玉门双手接过打开布包,入眼便是一件奢华无比,金光闪闪,通体发紫的宝衣。

那行商道:“此衣有名,名曰六合,上嵌诸多宝物,冰蚕抽丝编织,三千宫娥日夜三年所造,得了龙鳞一缕,凤羽一捧,玉牙一对,尽为此衣配饰,若穿在身上冬暖夏凉,蚊虫不扰,猛兽不侵,水火不入,邪祟不近,任凭那般刀劈斧剁,不留半点痕迹,随它污泥沾身,挥袖即落,乃是王莽篡汉称帝时所制,由汉光武帝刘秀所得,赏与帝后,随棺而藏。”

百姓听了到不觉得稀奇,不就是件衣裳,上面有些珠宝贵玩而已嘛。却有识货郎听他这般描述,面色,一刹时地由红变紫,由紫变白,知其贵重。

?如同雷轰电掣一般,我呆住了。

沈玉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脑袋犹如雷轰电掣一般,整个人愣住了,还是行商拍他肩膀,这才缓过神来,双手微颤,恭恭敬敬接过宝衣,看着宝衣越看越喜,见之光彩逼人,贵重无比,比那一千贯钱有过之而无不及,乃是有价无市的稀世珍宝,沈玉门有此宝衣敢放句狂言,连当今官家都未必持有一件!

沈玉门不曾犹豫将这宝衣穿上,可真是英姿飒爽,神采飞扬,好一个俊俊男儿郎!那行商见了也是点了点头,笑道:“昔有宝刀赠英雄,今有我庞德赠宝衣,也算是一段佳话了。”说着斜眼看着沈玉门,意思再明白不过。

沈玉门得人宝物,又与其称兄道弟,听人家自报家门,自己若不肯相告便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转身冲庞德深鞠一躬,道:“在下沈玉门,乃是浔阳县附近落月山人士,曾……曾落草为寇,算不上什么光彩之事。”

庞德哈哈大笑,说道:“我今年四十有三,瞧你年不满而立,便容在下叫你一声小兄弟吧。你有所不知,我啊……”说到此处,左观右望,四下有人似乎并不方便讲话,侧身向驮马处做了请的手势,又道:“小兄弟,如若不嫌,哥哥送你去这东京如何?”

沈玉门自然乐意之至,跟在人家身后上了驮马,走了一段路四下已是无人之时,这才说道:“我乃是蔡太师的管账伙计,此次押运这花石纲前往东京,你身上穿着的宝衣,便是我从一农户祖坟挖来的……”眼珠子贼兮兮的盯着四周,生怕旁人听得。

沈玉门自小做的就是打家劫舍的买卖,这衣裳从何而来,他自不在意,听庞德所说,他不得不多想一些,久闻孟康与蔡京乃是义父子的关系,想这庞德与孟家渊源甚深,有意打探一番,却又怕说错了话,冒犯唐突,于心中细细琢磨:“如若此人与孟家关系甚好,我此番便算说漏了嘴,我便假意投靠,套他几句真心话……”

沈玉门笑道:“庞大哥,久闻孟家与蔡太师有父子关系,小弟有意投靠孟门,不知可否印鉴一番?”

庞德哼了一声,不屑道:“他算个什么东西?!做的那点买卖都是小钱,说的狂些,他不过是我蔡家的一条狗罢了!”

言语之中,与这孟家似极不对付,之后的话便好说了。沈玉门故作惊恐之态,忙捂住庞德口鼻,道:“大哥万不可胡言!这孟家只手遮天啊……”

庞德将沈玉门的手扯了下来,骂道:“他孟康算个什么东西?这些年靠着太师攒了点家底,却也赚得只是个虚数,真要说金银细软,还是哥哥我捞得多些!”

沈玉门问道:“这孟府家产约有……约有百万贯?”

庞德呵呵一笑道:“哪有那么多,顶多五六十万,这百万之数是个虚头,尽卖家产土地,奴籍归还,才勉强凑数百万贯而已,你听那些人胡说八道,几百万贯?哼,都是道听途说罢了!”

沈玉门点了点头,心生一计,又引了话茬:“哥哥,我听你这般说来,我便将实情告知哥哥了。”添油加醋的将落月山之事徐徐道来,庞德听了勃然大怒,斥道:“他孟康不过是我蔡家的一条狗,安敢如此放肆?此事哥哥定然助你一臂之力,你且放心吧,前方便是东京,你我进城填补温饱再说。”进了城内庞德又为他买了几件合适的衣裳,请他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的矾楼吃酒,请来歌舞名妓与他助兴……
本章已完成! 正邪两赋 最新章节第三十一章 搏牛之勇,网址:https://www.v377.net/396_3963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