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这日子越来越有判头(1/2)

作品:《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春风拂面,水波淼淼,正如朱元璋此时的心情一样畅快宽广。

走在莫愁湖畔的石径上,这位惬意地玩赏着风景的帝王忽然背对着一路上小心翼翼跟随的徐达与冯胜二人说道:

“人,你们算是见过了,说说吧,都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迫不及待地要求二人表态。

他知道,徐达与冯胜也知道,今天朱极在会客厅说出来的那些话,如果不能将他们绑在一条战船上,那么不远的将来就会成为他们的催命符。

因为朱极看似是在分析李善长胡惟庸乃至淮西勋贵,实际上是在剖析朱元璋内心的忧虑和禁忌。

伴君如伴虎。

以前他们可能都把这句话放在心里悄悄隐藏着,但被朱极这么一说,事情便直接挑破放在了明面上。

自此以后,要么,他们乖乖听从朱元璋的安排,要么,放下手中的权势,过上被朱元璋随时怀疑的生活。

徐达和冯胜都是聪明人,他们深谙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

更何况,今天与朱极一见,尤其是得知此前朱极一直生活在民间,对朝堂的局势都是通过民间传言得来,如此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力,跟他绑在一起,未必是一件坏事。

更何况,方才朱元璋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以非常自豪的口吻背对着他们感慨,刘基说他家大儿是天生神圣。

徐达与冯胜如何不知,跟他们绑在同一艘船上的,还有一位文坛领袖。

联合朱元璋昨天跟他们说的,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朝堂是天下人的朝堂。

未来必然有大批非淮西籍官员进入大明权利中枢。

到时候,他们这些所谓的淮西勋贵权利会被大幅削弱,而面前站着看风景的这位,对朝堂的掌控能力将达到空前的程度。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徐达与冯胜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朱元璋在朱极身上倾注的希望,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父亲对子女应该持有的态度。

天生神圣啊!

就连徐达这个莽汉都知道,历史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人在死后得到过这样的评价。而他们,不是学派创始人,便是王朝建立者。

朱元璋自称淮右布衣,但他如今却说自己的亲儿子是天生神圣。

要是他真没有点特别的心思,何至于在他二人面前反复提及这四个字。

冯胜到底是个读过书的,虽然惜命,但脑子也更灵活。不等徐达表态,冯胜便率先躬身拜道:

“微臣谢陛下隆恩,只是小女年方十一,年岁幼弱,不堪服侍皇子。”

女子十四方可出嫁,这是他朱元璋自己定下的规矩。冯胜倒是不再怀有什么拖延的心思,他巴不得自己的女儿早些嫁过去一年生俩呢。

有冯胜这么提醒,徐达顿时高兴起来。

在朱元璋要求的这件事情上,他比冯胜具备天然的优势。

“微臣长女今年已有十二,也需过两年成婚,不过陛下可以先赐婚定下名分,也方便小女今后陪伴皇子左右。”

看到两人迥异于昨日的态度,朱元璋心里无比地畅快。徐达的建议正合他心意,索性便直接答应下来,便是连冯胜家的女儿也没落下。

“那就这么说定了,赐婚的事情,咱先跟你二人说好了,等过些时日这混账小子认祖归宗,咱再赐下正式的婚书。”

“还有,那混账东西性子执拗,到时候咱安排的他未必同意,你等也需常与他往来,好让他抹不开面子拒绝。这事儿不必忌讳咱,只要出入隐秘些莫让人知道便好。”

如今的朱元璋还不是那个皇子与丈人私会便大发雷霆的暴君。

为了安抚徐达与冯胜,更是放开了他们与朱极联络的口子。

这若是让朝臣知道,少不得又要在朝会上掀起巨大的风浪。

让徐达与冯胜自行离去,朱元璋在仪鸾司的护卫之下,慢悠悠走到了朱极守孝的坟地旁边。

这个地方他已经有四个月左右未曾来过了。

有前些日子朱极的辛勤汗水灌溉,去年年底还看起来光秃秃的一片荒地,如今已然井然有序地散布着绿油油的稻禾。茁壮成长的势头让朱元璋都忍不住赞叹,自家的混账儿子用心了。

他走进坟地的时候,朱极正拿着书本抓耳挠腮。

看到没个正行的朱极,朱元璋似乎就看到了那些皇宫中三天两头被宋濂等一众学士告状的皇子。心想这厮要是被送进去,只怕自己每天都少不了那帮子文人的唠叨,朱元璋顿时脸一黑。

“混账东西,看书不用功,跟个猴似的。又不肯认祖归宗,怎的,当真要在这庄稼地里打一辈子滚不成?”

那没好气的声音落进朱极的耳朵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这日子越来越有判头,网址:https://www.v377.net/394_3947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