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扎心了(1/2)
作品:《东汉之帝国晨曦》欺人太甚,我要的是军校新生,你给我送来一堆啥人?有五十多的伯伯,三十岁的叔叔,还有十几岁的孩子,就是没有读书人。
这些人厉害了,都是北军精锐,有越骑出来的军侯(骑兵大队长),擅长骑射;有先登的校尉(校尉的上面就是将军),擅长攻城;还有长水的屯长(水兵小队长),擅长水战;当不知道什么杂号将军的司马站出来后,所有人都服气了,副官的巅峰,管起后勤是一把好手。
这些人多数大字不识,还拽的厉害,几个罗圈腿的骑兵还抱怨道:自己的军侯当的好好的,怎么就被撤了职,送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守山了,难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自家校尉?
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谢玄不过是想要点读书人当学生,奏章还没送到送到皇帝面前,就被丞相驳了回来,上面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不知所谓!
生了一肚子气的谢玄大闹丞相府,结果被视察的汉明帝抓住,踹了一脚屁股,让他滚回去,门思过三天。滚就滚,全国都是你家的,但练兵大纲,重骑兵速成教学,重步兵,八牛弩,陌刀老子就不告诉你。
自己不过是想要一点能成为一名合格军官的学生,这些人将来都会分配到南北军中,甚至是地方部队中,带动军制的变化,总比多点不识五谷杂粮的穷酸书生强吧。
现在的选官制度基本靠推举,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孝廉,那些三公九卿大佬看好的人才,在谢玄眼中基本都是蠢货,父母官们要是只知道孝廉,而不知道如何发展地方,那当地百姓一定活得水平不怎么样。
并且现在世家子弟想出仕,只要自家长辈上书推荐就可以,但寒门子弟想要当官,除了要有足有的知识,还要获得当地人的认可,才有资格参加选拔,其中艰辛不足以为外人道也,李田管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好啊,现在朝堂没有寒门子弟的立足之地,那我就从其中找可用之才,以他们为骨干,建立新军,创建不世功勋,当时候你们就眼红吧!
谢玄一个人在书房意淫,纸上打造自己的梦想中的军队时,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什么人?自己不是吩咐家里人不得在书房附近走动吗?怎么回事?
“狗子,怎么回事?谁再吵你把他拖出去打一顿!”
“爵爷,邓老侯爷和窦老侯爷联名拜访,现在正往这边来,姜老爷正想办法阻拦,您赶快收拾一下!”
谢玄在洛阳出了名,建国以来大闹丞相府还活的好好的人就他一个,一时间谣言满天飞,说谢家是皇帝私生子的都有,当事人却躲在书房满肚子搜刮古代兵家的精华。
“快请两位长辈来书房,告诉胖厨子,准备酒菜。”谢玄一边吩咐狗子请两位侯爷,一边整理这几天的成果。
特别是几张画着猪头,写着汉明帝和丞相名字的画像,得要赶快销毁。
“大闹丞相府的胆气哪里去了,怎么回到家,就成了狗熊,听你府上的下人说,你五六天没出来过了?”老邓还是老样子,毒舌的很,但话语中的关爱还是让人心里一热,要是老头不逼自己娶他孙女就更好了。
“这位就是安邑子爵,相貌堂堂啊!老邓你积点嘴德,这孩子肯定心里有事,不然也不会几天不出来,怎么跟我们两个老头子说说!”窦融拍着谢玄肩膀,很是和善,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他侄子窦方的跋扈在老头身上一点没有。
赶紧请两老头上书房的小炕,倒茶端点心,自己站在下面伺候着。茶相传炎帝时已经出现,汉代文学家王褒的《僮经》就有“武阳买茶”的记载。
“小子,军校你撂在那里不管了,也不在几个小辈出去玩耍,一个人躲在家里算怎么回事?是对禁足不满还是咋滴?也不知道你这烂泥样的性子那里招人喜欢了,陛下就踹了一脚了事,这是没拿你当外人看啊,要是换别人,抄家都是轻的!”
“邓爷爷啊,那天小子也是被气昏了,大闹丞相府多大罪名我还是知道的,陛下要是不踹我,丞相必定不会放过我,这点道理小子还是明白的。”谢玄翻着白眼,一肚子气说:“军校那几个蠢货,日后再收拾他们。”
“哈哈哈,老窦,我就是这小子是人精,肯定不是因为这个生闷气,你还不信现在服了吧!”
老邓拍着桌子,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贼硬,皱着眉将点心放了回去,将茶一口抽完,不高兴道:“酒肉呢?没良心,一天天净糊弄老夫,你府上饭食好吃,也不知道给家里送点,人老了胃口不好,你不知道吗?”
谢玄心里吐槽道:您老人家能把五十斤的石狮子当哑铃,真打起来,是个我都不是你一个人对手!赶紧让狗子端酒菜,老邓怨念太重了,得堵住他的嘴。
“小子,那可是北军赫赫有名的悍将,你还不满,说说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兵?”老邓夹了一颗拳头大的丸子,两口吃完,好奇道。
“我要读书人,起码得识字!战争考得是整体力量,一两个悍将对整体战局影响不大。”
“嘿嘿,小子,战事陷入胶着,没有那些悍勇之辈,你靠什么打开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汉之帝国晨曦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扎心了,网址:https://www.v377.net/380_3807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