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判官来历(2/2)

作品:《天和道场

聪慧绝顶,十四岁就出山刺杀,到四十岁时,就修炼至凝气八层,当时纵横江湖,无人能挡,于是自称索命判官,到处刺杀蒙人。他还在王著遗留下的观主玉扳指上,刻上一个判字,尊王著为第一代判官,自己为第二代判官。

王灭元没有政治野心,却很会利用义军力量,他经常潜伏在战场边窥视,每当蒙军和起义军处于战场胶着时,就会忽然出现,冲入乱军中,直接刺杀蒙人将军,制造混乱后,就飘身而去,并不加入任何一支义军队伍。

到了蒙朝后期,义军强大时,他才派家族子弟联络义军,约定进攻时机,他自己深入敌后刺杀大将,焚烧粮草,给义军创造了许多胜机,因此义军军队对判官很推崇。

王灭元一直是道士打扮,却是蒙面出现的,他弟子后代,也是身着道袍,蒙面参与战场上的刺杀行动,到了明朝立国,对道家优容尊崇,就有这层关系。

大明建国后,王灭元就带着子弟功成身退,又回岩清山隐居,潜心修炼,最终筑基成功,就重新打造了一枚乌金戒指,还把自己的许多功法刻在戒指上,规定后世判官,只以灭杀外族为己任。

当时外敌已经没有了,因此判官也不再现身江湖,只留下传说,判字戒指的故事,在大明武将中,流传很广,却没有人知道判官是什么人。

洪武二十年,锦衣卫因杀戮过甚,被朝廷废除,一个督师高手,流落江湖后,不甘心被文官反攻倒算,就打造了一枚白玉戒指,身着道服,伪托判官出山,开始替天行道了。

结果就被他诛杀了不少锦衣卫的政敌。大明朝皇帝都很小气,朱老板剥皮充草,都刹不住贪污腐败。因此这个假冒的判官,杀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是贪官的,他做得很绝,杀人后还留书城门口,上面列举这个贪官种种罪恶,因此判官也就非常受民间的推崇。

此后判官传了数人,一直是江湖上大侠,都是替天行道的仲裁者,“替天行道,一言定生死”的说法,就是他们传下来的。
本章已完成! 天和道场 最新章节11、判官来历,网址:https://www.v377.net/344_34493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