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2/4)

作品:《三国之银狐

问题,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并且诏令四方,把事情原因,结果写清楚,所有人都服气。

半年之后,等到了章武三年上半年,天水郡和武都郡的羌氐基本上都愿意归顺至南方汉朝统治之下。

沉晨的公平治理方针与原则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自此他的名望也传播凉州。

之后的一段时间,沉晨的治理方案也渐渐蔓延至了陇右郡和金城郡一带,因至少较为温和的民族政策,吸引了大量羌氐小部落加入,一时间愿意归顺汉朝的羌氐不计其数。

这种情况一直到章武三年六月,金城郡的烧当羌王芒中、注诣发动了叛乱,而恰逢当时沉晨本人便在金城郡视察当地民族政策是否落实到位。

金城郡,安夷县,这里便是后世青海省海东市的平安区一带。

在后世这一片有大片丘陵,只有湟水两岸为断陷河谷,有狭长的平原区。而且虽然那些丘陵都不高,但后世多已有荒漠化的迹象,山丘都接近赤红色。

然而汉时这里满山青绿,全是草场,更远的山区还有大片林木,因此属于起伏的丘陵地貌,像是蒙古草原的山地一般。

此刻沉晨就在安夷县南面的西邯一带,具体位置为后世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北山区。

羌人部落有点像是蒙古部落,有的耕种,有的放牧,山谷间开辟了一些田地,种植着粟、麦,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缓缓流淌,两岸坐落着大量帐篷。

沉晨盘膝坐在草地上,周围是西邯附近的一些小羌帅部落首领、长老,都坐在地上听他讲说。

“汉人和羌氐从来就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兄弟。朝廷的存在也不是为了统治大家,而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厮杀、仇恨,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沉晨环视着众人,认真说道:“凉州不是羌人的领土也不是汉人的领土,而是我们大家的领土。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活下去,那么要想过更好的生活,就不应该敌视,而应该携手共同努力。”

一位羌帅说道:“可是汉人总是征我们去打仗,让我们自己带武器马匹,还不发军饷,这是不给我们活路。”

“这是错的。”

沉晨说道:“所以我来就是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大都督请说。”

西邯羌本地的羌帅是一名老者,素来德高望重,因此才能聚集众多羌帅。

沉晨说道:“汉人耕种田地,缴纳赋税,朝廷有了钱粮,就可以维持地方的稳定,发展生产,促进繁荣。羌人不愿意归顺朝廷,也不愿意缴纳赋税,那么朝廷还有责任维护羌族的稳定吗?”

老者想了想说道:“没有责任。”

“是的。”

沉晨说道:“所以从长远来看,你们如果愿意归顺朝廷,成为大汉的子民,缴纳赋税,朝廷就会派遣官员来维持你们的秩序,防止你们互相之间为了争夺草场而攻伐,防止大部落肆意屠杀吞并小部落,这本身就有利于你们的生存。”

“可是草场就这么多,如果不抢的话,草场吃完了怎么办?”

有人问道。

“这就是官府的义务所在了。”

沉晨谆谆善诱道:“既然你们愿意成为大汉的子民,官府就应该帮你们解决这些问题。合理地规划草场,圈定耕种和放牧区域,同样是官府要做的事情,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放任不管。”

西夷县令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如果有牧场问题,请随时上报给官府,我会时常去县里各处考察,寻找新的合适牧场。”

沉晨也说道:“人不能一味地顺应自然,而要发现自然,改变自然。大河的上游便在这里,养育了一方水土。但一味地不滋养土地只会令水土流失,令草场不再长出草来,所以平时无事的时候,应该多开垦水渠,灌养土地,令草场焕发生机。”

“是是是。”

众人纷纷应下。

他们祖祖辈辈都栖息在这里,自然也明白发展的道理。

沉晨看着他们继续说道:“大汉应当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国家,作为汉朝子民,任何人都享有教育和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权力。将来大汉重新归于一统,必然会再次连接西域,与西方通商;凉州应该抓住机遇,成为东西商贸的必经之路,从而改变自己贫困的窘境。教育是基石,不管是羌人还是氐人,都应读书习字,吾欲在凉州各县开办县学,由官府出资,兴建学校。各部落可以挑选其中聪慧的子弟入读,学成之后,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出仕为官,这亦是为了朝廷能有更多的人才,也是为了你们各部落能有人出人头地,带领部落发展,尔等觉得意下如何?”

读书习字?

所有羌氐部落的首领都是一愣,随后狂喜地连连点头道:“好好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银狐 最新章节第七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网址:https://www.v377.net/322_32230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