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我沈晨是本地人,有一百种方法(3/4)

作品:《三国之银狐

和粮草物资肯定还是有些损失。

所以夏侯惇才会急于寻找夏侯渊那边要解决办法。

但现在襄阳的问题无解。

因为沉晨大军铺开,就算来二十万大军,两三个月内也不一定把他拿下,何况曹魏集团负荷已经极重了。

刘备集团负荷也重,双方都在苦苦支撑着,可在战事上对于曹魏极为不利。

所以想在两三个月内解救夏侯惇,几乎不可能。

唯一的办法就是撤军。

双方以汉水为界,曹操占据南阳,沉晨占据除南阳为的荆州,隔河或者以樊城为界。

但沉晨可不会让曹操尽想美事,他不仅要夺回南阳,还要夏侯惇乃至于夏侯渊徐晃他们永远留在这里,一口吃下这两块肥肉。

因此他也瞄上了筑阳和阴县。

筑阳就是后世湖北谷城县,阴县则是后世湖北的老河口市。

这两地中间有块巨大的江心洲,名叫王甫洲。

历史上曹魏占据南阳之后,把这一带至武关方向的丹水地区统一划分为南乡郡。

当时的南乡县在北面湖北丹江口市一代,后来曹魏一度将原来的南乡县改为商密县,将阴县被改为南乡县,成为南乡郡治所。

南乡太守傅方便驻扎于此,守护着汉江两岸唯一能通行的陆地洲,然后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投降了关羽。

此刻傅方也依旧驻扎在此地,之前沉晨已经给他送了信过去,勒令他投降,他也回信了,表示愿意归顺,这样一来,沉晨就可以在阴县驻兵了。

目前的形势考量的话。

沉晨认为夏侯惇城内的粮草应该能坚持个三月左右。

敌人不太可能现在就放弃襄阳,肯定会选择尝试进攻樊城,解襄阳之围,所以他打算先派小股兵力驻守筑阳和阴县,主力集中在樊城对付敌人。

但到了九月底,又一个消息传来,令他震惊不已,随后便是难以想象的狂喜。

“天助我也,夏侯惇无粮了。”

沉晨主将营帐内,他头一次这么高兴,比生擒于禁还兴奋。

傅方归顺之后,沉晨并没有立即让他带兵过来,而是让他继续留在阴县以做内应,同时他还打算派去沉桃三千黄门卒入驻筑阳和阴县,把两座城池控制住。

结果傅方投降还没几天,沉桃还没到呢,夏侯惇夜晚就派人送信过去,然后勒令傅方在城外修筑寨墙,为他撤兵离开做准备。

得到这个消息傅方连忙汇报给了沉晨,沉晨顿时明白,襄阳城里的粮草大抵是被水淹得差不多,夏侯惇快坚持不住了,这才选择撤兵。

夏侯惇没有船只,如此一来,他只能选择从筑阳走王甫洲过去。

显然夏侯渊那边肯定也会接应。

曹军的打算应该是认为那片地方河道狭窄,在两岸修筑寨墙建造工事,应该可以抵抗沉晨的水军,从而掩护夏侯惇撤退。

但现在傅方投降之后,他们的一切计划就为沉晨所知,正是将计就计的时候。

周不疑也看了这封信,提出个疑问道:“师兄,我素闻郭嘉乃绝顶智者,傅方投降之事他不一定清楚,就怕万一是他让傅方投降,好引我们上当。”

“嗯。”

沉晨点点头道:“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正让沉桃前去,把筑阳和阴县的曹军替换掉,即便郭嘉有计,也无可奈何了。”

周不疑道:“那是否要让船队保护他们呢?万一城内布有伏兵?”

“自然。”

沉晨冷笑道:“现在沔水为我掌控,两岸曹军斥候莫不能近,这大江任我驰骋,谁能阻我?”

夏侯惇被围困在城里,即便派信使也只敢半夜出门,每天风餐露宿,走上百里绕道汉水上游偷偷渡河,因为在襄阳附近全都是沉晨的探马斥候,已经两个信使被抓了。

若非那两名信使都是夏侯惇的死士亲卫,信件也都在被抓之前撕毁吃掉,恐怕城内的情况早就被沉晨了如指掌。

所以目前汉江两岸曹军几乎绝迹,沉晨的船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也是为什么傅方投降的缘故。

实在是他的筑阳阴县朝不保夕,再坚守在那里,大抵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投降求个活路。

因而即便是郭嘉想算计他,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根本算计不出来。

除非曹军有支能与他媲美的水军。

到最后沉晨毫不犹豫地下令道:“传令,让沉桃今夜行动,再让韩湖赵濬领船队五千人巡视筑阳江防,还有传令给霍漾吴当吴涛,让他们加紧巡视襄阳西城,务必要紧迫一些。”

“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银狐 最新章节第六十二章 我沈晨是本地人,有一百种方法,网址:https://www.v377.net/322_32230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