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限流(1/2)
作品:《上医至明》上午近十一点,与潮州那边视频连线,高清屏幕上的图像由晃动变得清晰,余至明就看到了济济一堂的一屋人。>
古青冉出现了在了影像中,笑着摆手招呼道:“至明,我给你介绍一下老家亲戚。”>
他把镜头对准了一位耄耋老人,“这位是我们古家如今辈分最高的叔祖父……”>
余至明赶紧站直了身体,郑重其事你欠身问候:“叔祖父,您好……”>
上百人的亲戚一圈认下来,即便是余至明的记忆力相当不错,最后也是头晕脑胀,能记住的也没有几人。>
实在是亲戚太多了一些。>
不过这一圈亲戚,余至明也没有白认,拜见了一位长辈,就收到一个红包。>
自然是由古青冉代收了……>
认亲结束后,古青冉拿着摄像头向余至明等人介绍老家环境。>
余至明才知道,认亲的地方原来是古家宗祠的议事厅。>
还有这宗祠,就不是余至明想象中建个牌坊再加几间供奉先辈的房子那么简单。>
其大小堪比一座小型城堡。>
还有其用料之讲究,雕工之精细,余至明觉得古代建王府也不过如此了。>
他听古青冉介绍,眼前这座古家宗祠是二十多年前翻建的。>
当时,世界各地的古家人捐钱捐物,出工出力,又聘请了精工巧匠,用了三年多时间,耗资近三亿才建成。>
古青冉还带着摄像头登到了古家祠堂的高处,展示老家村落的环境。>
只见蓝天白云下,栋栋小楼坐落在绿树间,小河旁,一副富足又优美的田园画卷。>
古青冉介绍说:“其实,我们这里和其他各地的农村差不多,年轻人在外面打拼,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不过呢,这里环境确实不错,生活设施也算便利。等我老了,退休了,大概率也会回到这里养老和长眠。”>
古青冉又去了准备婚宴的地方。>
余至明就看到,一人多高的九层蒸笼,至少三四十个排列在那里,蔚为壮观。>
还有十几个烤乳猪的烤炉。>
几十名婚宴工作人员,正在各负其责的准备着今晚正式开始的婚宴菜品。>
这个场面,可比余至明在自己老家经历过的红白喜事场面大多了。>
在他老家,一场红白喜事,来两三百名客人就算是相当大的场子了。>
而古青冉告诉他,这次婚宴会有本家亲朋和同村乡亲两千余人参加……>
看着准备婚宴的现场一片忙碌景象,余至明不由自主的有些口舌生津。>
虽说在规格不低的酒店或会所,吃过不少精心准备的宴席,但余至明始终觉得,这烟火气息和人文气息浓厚的农村红白事酒席,才是真正的美味所在。>
这也与他的过往经历有关。>
余爸作为村里的红白理事,村里每一次有红白事,都是余至明大朵快颐的时候。>
要是没有这时不时的牙祭和营养补充,就凭余家当时的经济条件,余至明应该也长不了这么高的个头……>
古青冉又用摄像头领着余至明几人又逛了一会儿村子,然后接到了一个电话,让他返回宗祠吃午饭。>
回去途中,古青冉忽然道:“至明,忘了告诉你一件事了……”>
“昨晚和那位泉城领导在电话里谈的相当不错。凌宇川将会在今天带一个工作团队前去泉城,商议东岳人寿的合作事宜。”>
中午即便只是本家人吃饭,祠堂的小广场上也足足摆下了二三十桌。>
余至明和青柠通过临时摆放在小广场上的高清大屏幕,向众多古家人表达了歉意,又接受了他们的祝福,然后又简单的和在现场的余爸余妈、二姐二姐夫说了几句话,就结束了中午的视频连线。>
几分钟后,在余家的诸人也开吃午饭。>
“小舅妈……”>
付晓博好奇的问:“你在老家,生活了多长时间啊?”>
青柠轻笑着道:“爸妈那时工作忙,没空照顾我,基本在上初中之前,我都是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度过的。来到滨海读中学,主要就是大哥在照顾我了。”>
汪水苏感叹道:“从视频里看,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要是没有工作缠身,我都想去那里躺平了。”>
余至明能听出汪水苏话语中的疲累之意,轻声道:“城市有城市的好,农村有农村的好,工作累了,就适当调剂一下。”>
他想到一点,说:“水苏,我在金陵有一套温泉别墅,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
“青柠如今有了身孕,也不适合泡温泉,你不如带着爸妈过去休养几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医至明 最新章节第1641章 限流,网址:https://www.v377.net/321_321341/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