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3/4)

作品:《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退让的一人舌战几人。

其余诸国使臣,见他们越骂越凶,心里虽想看热闹,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但却也知道大局为重。

于是,纷纷围了上去打圆场。

“都少说两句,莫让秦人看了笑话!”

“拜火教徒不计其数,出几个败类也属正常,代表不了所有拜火教徒!”

“国与国之间,强者为尊,谁是谁的子孙,代表不了甚么!”

“……”

诸国使臣一通两不相帮的和稀泥,总算把剑拔弩张的气氛压下去。

箕准对西方那些屁事儿不感兴趣,见两方住嘴不再争吵,便向那大夏国使臣问道:“始皇帝陛下可否准允,我等诸国使团,派遣武士参加阅兵?”

大夏国使臣点头:“已然准允,诸国若愿参加阅兵,可派遣武士自南门而出,去大河的南岸,与秦人军队汇合,会有大秦太子殿下做安排。”

箕准立即揖手做谢,而后快步下了城墙,去吩咐自己的副使卫满。

扶余和肃慎两国的使臣,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有了这三国带头,其余诸国使臣也不耽搁,纷纷下城去找自己的副使,安排自家武士参与阅兵。

大家如今在大秦,首要应付目标还是大秦!

今天说甚么也得压大秦一头!

……

诸国使臣一番安排后,返回城墙之上继续观礼,而此时城外,已经开始进行升国旗仪式。

五百名乐者组成的乐团,奏响了秦墨和女官们,为大秦谱写的国乐。

这首国乐的前身名叫《汉风》!

当然,此时则应该叫《秦风》!

整曲以雄浑大鼓为基调,辅以雅静编钟,辅以悲壮陶埙,辅以悠扬箫笛,辅以柔美古筝……

与前世或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每一种乐器加入,皆代表着一个阶段,循序渐进中,如过时空长河。

令人闻之,仿佛见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初兴,到成长,遇挫则,再奋起,至恢弘………

最后,归于寄思与畅想,说不尽道不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城外有那白发苍苍的老秦人,沉浸在以雄浑为基调,却又跌宕起伏的乐声中,不自觉吟诵起了秦风无衣。

越来越多的百姓,随之加入其中吟诵。

越来越大的声音,汇成声浪传到城上。

嬴政和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包括一位位禁卫,也自觉不自觉的,伴着乐声加入吟诵。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雄浑跌宕大乐声中。

低沉吟诵的声浪中。

千人铁甲锐士,护送着一面玄色龙凤大纛旗,从正门迈着整齐步伐而出。

跨跨跨——

千人如一铁甲铿锵,行至以墨色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国旗台,将大纛旗缓缓升上耸立的旗杆顶端。

大乐声止!

吟诵声停!

城上城下寂静如幽,所有人的目光,皆落在那面随风飘荡的玄色大纛旗上。

咻咻咻——

砰砰砰——

接连三枚信号弹,再次升上天空炸响。

“风!”

“风!!”

“大风~!!!”

随着信号弹升空,渭河南岸列阵的受阅中尉军,再次爆发出山崩地裂般的肃杀呼喝。

继而,大乐声再起。

但这次却是曲风一变,雄浑浩荡肃杀凌厉,直欲催人胆魄。

秦墨口中只适用于战阵,在百越战场上,显露过数次威风的《秦风》响彻天地!

宛如巨龙横卧在渭河南岸的阵列,这次真正的活了。

蜿蜒游动着跨过大桥,沿着城墙下的宽阔混凝土驰道,向城门楼跑步行来!

跨跨跨——

跨跨跨——

跨跨跨——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清楚楚的传到城墙上。

或许是脚步太过整齐,引起了共振,人在城墙上站着,会有一种城墙,在随着脚步声,微微晃动的错觉!

嬴政和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惊诧之余却又不禁激动的涨红了脸。

城下百姓亦是如此,纷纷伸长脖子瞧看!

但大秦君臣百姓是振奋了,诸国使臣却是看傻了眼……

站在城墙上,已经能清楚看到越来越近的行军阵列,一个个大方阵哪怕是在跑动中,也是严整的横平竖直,好似刀砍斧劈出来的一般。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

斜看还是一条线。

给人以无与伦比的震撼视觉冲击!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二章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网址:https://www.v377.net/321_32108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