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观音散(1/2)

作品:《大唐第一赘婿

贪墨案,经过侯君集亲自详查,找到了根源。

简单说,就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搪。

兵部军籍司下有甲库令使二人,直接负责伤残军卒出身、籍贯、履历、功绩等相关存档。

中华大地第一个档案库就始建于唐朝,提出者为陈国公侯君集。

贞观五年,兵部尚书侯君集上疏李世民,要求设立一个专门负责伤残军卒的部门,时任吏部尚书戴胄积极响应。

但由于,建立档案库,就要符合大唐实际国情。

所以,除去牺牲的军卒将领,以及活下来的伤残军卒外,三省六部每年铨选官吏,凡参加铨选入仕官员的出身、籍贯、履历、考绩及三省的拟官、解官、委官等都要记录存档,这些记录文件称为甲、甲历、官甲或甲。

文官铨选由吏部主持,武官铨选由兵部主持。

甲库令使也分别由兵部和吏部各选一人,二人专管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库档案。

兵部尚书侯君集,为了让军卒安享晚年,特意举荐东宫府千牛贺兰楚石为兵部甲库令使。

戴胄病逝之后,许国公高士廉任吏部尚书,举荐门人高健行为吏部甲库令使。

贺兰楚石在贞观八年还不是侯君集的女婿,仅是上下级的关系。最大的问题出在贺兰楚石的身上,这混蛋联合高健行,做虚假档案,就像是军营里吃空饷一样,自打贞观七年年中开始,接二连三贪墨军卒饷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贺兰楚石、高健行被立刻收押,关进大理寺的死牢。

原本这件事也就算是做罢了,老程和黑胖子尉迟敬德,也准备撒丫子跑路。

可偏偏老李的脸色一黑,“马踏兵部,就是打了朕的脸面,就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吗?”

老程和黑胖子,直接祭出酒坛子,还扬言是晋阳公主小兕子送死,两个人喝大了,忘记之前发生的事情了。

一句喝醉了,就像洗脱罪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老李大手一挥,直接把两个国公爷,直接收押进大理寺的死牢,以待日后发落。

那么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高士廉的门人,该怎么处理?老李可以不给任何人面子,高士廉的面子必须给。

毕竟,高士廉也是门阀。

李二陛下有些犯难,虽然说天大地大李二最大,可政、治这东西,很难拿捏。

程怀亮配好了金疮药,装了五个小瓷瓶,还有意无意的在小瓷瓶的外面贴上上辈子所谓的商标——观音散!

“我去趟宫里。”程怀亮收好了金疮药,对着胡媚儿交代,“蒸馏高度酒不要停下来,越多越好。明日开张,一定要限量。在像刘玄机说的那样,把酒头、酒尾分开,低价卖。中间口感最好的,按照你说的价格卖。”

“你放心去,店里有我。”

程怀亮牵出李长思的马,飞驰到了皇城。

没有去皇宫,直奔太医院。

张海堂见到程怀亮之后,就像是见到了授业恩师。

“张大人,我这里有一副方子,还有成品的药粉。”

程怀亮把五瓶药粉都给了张海堂,随后又把配方给了张海堂。

起初张海堂没怎么在意,就是普通的金疮药配方,可仔细权量之后,赫然发现,这简直就是千古奇方。

“小公爷,你真是……”张海堂激动地不要不要的,大家都是懂得中医辩证之人,现用的行军散和现在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张大人觉得可行?”

程怀亮刚问完,张海棠拉着程怀亮的衣袖,走到内堂,里面有一名受伤的军卒,是在训练的时候,不小心被长刀割开了胳膊。

张海堂想都不想的直接把药粉倒在军卒的胳膊上,随后找来白布进行包扎。

滇南白药的药效很霸道,快速止血止疼,化肿消炎去浓。

疗效很不错。

“小公爷,瓶子上斜着观音散,难道是要献给皇后娘娘的?”

“那是你的事情,和我程怀亮无关。我既然兼职太医院的散职,不管有没有俸禄,当为太医院献出一点绵薄之力,无非就是想让边疆受伤的军卒,少一些牺牲罢了。”

程怀亮说打大义凌然,在张海棠的心里却不同,张海堂一瞬间觉得程怀亮的形象无比高大起来。

什么是大义?程家小公爷为国为民,从来不藏私。这就是臣子应该有的大义。别看仅仅是一个药方,张海堂清楚的很,绝对能换回来一个子爵,可程怀亮呢?捐出来了,就问你们服不服?

张海堂前几日听说,程怀亮惩治显宗将军的要案,更是打心眼里佩服程怀亮。最重要的,亲儿子张行之即将远赴西域,张海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第一赘婿 最新章节第72章 观音散,网址:https://www.v377.net/31_317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