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北庭之名传天下(1/2)

作品:《一人一剑,我镇守孤城七十年

这一波人打发走以后,来安西的探子就少了许多。

因为北庭军和宋云的大名,很快就传遍天下,进入各国君臣的耳中。

“啧啧,北庭府兵,守城五十载,死战秦军不退,只剩最后一人……李庸有这般强军却不懂得珍惜,难怪收拾不了那帮节度使。”

“本王要是有北庭军这样的麾下,何愁大梁不兴?秦人又怎敢三番五次地犯边?”

“你们这些带兵的,好好学学人家,别再带出一群**来了……”

一时间,各国君主都在感慨北庭军的壮烈事迹,拿来鞭策自家的将士。

至于宋云,名声隐藏在北庭军之中,却没那么引人注目。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先天武师?也算天才了,不过这样的天才本国也有几个,他不愿意来,那是他的损失,咱们还是培养好自己的人。”

回去复命的探子见上级没把宋云放在心上,劝说无果,只得暗暗苦笑。

有些事情眼见为实,只有去过安西的人,才能感受到那个白衣青年的不凡之处。

不是年龄和境界就能衡量清楚的。

这些探子没什么话语权,上报之后,也就只能默默叹惜了。

一个前途无量的天才,却即将死在大漠孤城之中,不然几十年后世间可能又要多出一个武圣。

纷争乱世,这种令人叹惋的事情不在少数,渐渐的探子们也就将其抛诸脑后,去忙新的任务了。

至于唐国朝廷,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人的心情变得格外复杂。

朝堂之上,身材微胖的唐肃王李庸高居宝座,听下属汇报安西一战的情报。

李庸原本还笑呵呵的,听着听着,脸色慢慢阴沉如水。

下面有很多年轻臣子,尤其是武官,对北庭军的事迹大感钦佩。

众人震撼之余,嚷嚷着要请唐王追封,要迎烈士遗躯回国。

年长些的臣子,却垂手沉默不语,一直没有动静。

渐渐的,年轻官员们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瞥了眼面色不善的唐肃王,终于闭上了嘴。

等朝堂安静下来,向来性格温和的唐肃王李庸,罕见地发起了脾气:

“哼,本王执政三十载,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培养军队,结果一个个表现还不如那帮老头,你们好意思吗?”

一众武官连忙跪下行礼:“臣等无能,有负王上重托。”

李庸在王座上大发雷霆,好一阵子后才宣泄了心中怒火,平静下来,淡淡道:

“行了,此事便算过去了,无需再议。秦国虽败,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再度起兵,传旨给西北三道的节度使,大敌当前,让他们齐心协力,备战待敌。”

“诺。”

李庸点了点头,这时却又有个武官提醒道:“陛下,那些战死的北庭府兵……”

李庸好不容易转晴的脸色,立刻又阴沉下来,狠狠瞪着武官道:

“什么北庭府兵,北庭的番号几十年前就已经撤销了!”

“本王不是都说了,此事无需再议!你非要插一嘴是什么意思?”

说着目露精光,冷哼一声,殿上竟有山崩海啸的巨响回荡不休,声音隆隆,震得群臣心神颤栗。

那武官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李庸的反应会这么激烈,赶紧磕头求饶。

众大臣也都忍不住后退半步。

多年没见李庸发怒,很多人都已经忘了,这个看起来昏庸无能的君王,其实是一位鬼仙强者!

见武官额头都磕出了鲜血,李庸也没再追责,骂了几句后,起身拂袖而去。

一场朝会,正事还没说几件,便不欢而散。

一名老帅扶起有些惊慌的武官走出大殿,来到僻静处才叹道:

“下次说话前先看看别人,别再乱来了。”

武官擦干净额头的血迹,仍有些愤愤不平,“追封烈士,迎回遗体,这是应做之事,不然肯定会影响军心,以前不都是这么干的?怎么这次就不行了?”

老帅摇头道:“其他的军队可以享受这份荣耀,唯独北庭军不行。”

武官眼神一凝,“北庭军到底是什么来历?”

“先王培养的天下第一强军,当年回国平叛,却遭叛徒泄露军机,连番遇袭,最终全军覆没。”

老帅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当时太子就在北庭军中,遇刺身陨,先王悲恸过度,不久后亦撒手人寰。”

“过了这么多年,所有人都忘了,安西居然还有一支北庭军的残部。”

“不过现在也只剩下了一个人,没有朝廷的支援,坚持不了多久喽。”

武官身躯一震,不敢再说话,朝老帅拱了拱手,便低头快步离去。

朝堂上的小小波折,并没有影响到千里之外的安西。

万里黄沙,日升日落,风起风休,人迹罕至,还和以往一般无二。

因为形势日渐紧张,过了几天后,连探子都不来安西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人一剑,我镇守孤城七十年 最新章节第40章 北庭之名传天下,网址:https://www.v377.net/317_3177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