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风口再变(1/2)

作品:《水浒真说

另一边宋朝朝堂上的风口再次转变。

李纲先被主和派排挤出了朝廷。

他们撺掇着赵桓将李纲任命为河北河东宣抚使。

河北河东已经割让给了金人。

现在是金军的地盘。

李纲去了任命地不仅没有丝毫权力,反倒会有生命危险。

他要是不去,就直接治他一个抗旨之罪。

主和派算盘打得响。

赵桓刚刚送走了金军,恐惧不再,脑子忽然就清醒了。

自己在恐惧之中答应将河北河东割让给金国,确实是欠考虑。

而且河东河北没了,金军下次只要渡河,立刻就能赶到东京城下。

在满朝主战派和东京军民的请命下。

他又想着要把河东河北收回来。

宋军各部陆续返回河东,将金军撤走后留下来的土地再次纳入宋朝治下。

种师中,姚古等人的大军全部聚集在东京。

金军久战疲敝,宋军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赵桓连忙下旨,命种师中,姚古,还有太原知府张孝纯之子张灏一起去救太原,沿途收复失地。

如此一来,李纲这个河北河东宣抚使就又有了权力。

朝廷又派了折家将第七代折彦质作为勾当公事。

与李纲同救太原。

一起参与营救的还有驻屯于沁县的解潜部,驻屯于辽州的刘韐部,驻屯于文水的折可求、张思政部,驻屯于南北关的范琼部,计划以兵分数路的优势兵力围歼完颜银术可孤军深入的疲敝之师。

种师中、姚古和张灏则分兵三路。

分别从井陉、长治和汾州齐头并进,互为犄角。

总计十万大军,合力歼灭在太原城下的完颜银术可一万金军。

各军分别出发就位。

种师中要过井陉,就得先从齐国治下的真定府借道。

他率军渡河北上,沿途各州纷纷回归宋朝治下。

声称先前投降都是迫不得已。

种师中也没有追究他们的意思。

相州知府韩治听说相州重归宋朝治下,连忙带着全家再次返回相州。

而种师中则很快就赶到了真定府南方紧邻的赵州。

种师中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往应天府送去了联络文书。

要和齐军借道。

陆阳很痛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毕竟他也是去打金军的,和自己有相同的目标。

种师中率军到了真定府。

秦明只派人在远处盯着宋军的动向,一直到他们离开真定为止,并没有露面和对方交谈。

种师中也乐得如此。

他打下了井陉县,先以此处为基地。

存放了大量粮草和物资。

随后再图谋进军。

朝堂上,主和派都觉得将李纲派去当河东河北宣抚使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他们原本想接着此次机会,把李纲撵出京城,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职,如果能借刀杀人,让金人把李纲干掉那就更好了。

谁了想赵桓再次变卦,要派大军去光复两河。

李纲一下又成了实权人物。

他们想尽了办法想要皇帝把李纲给贬了。

而主战派一方也觉得李纲虽然战心坚定,爱国之意热诚。

但他工作水平确实不行。

他虽有守卫东京的功劳。

但说句实话,东京兵马众多,城高墙厚,城内的物资浩渺如烟,只要战心坚定,誓死不降。

哪怕是头猪也能守住。

要是让李纲去当河东河北宣抚使,带领大军收复两河,众人却没了信心。

他这个文人说不定会把大军给带进沟里。

这种大型战事,还是得找个厉害的大将为好。

主战派自然是力挺种师道。

但种师道刚刚因为勾结梁山的嫌疑被赵桓幽禁。

众人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御史中丞许翰直接进宫找到了赵桓。

“陛下,种师道乃西军名将,陕西军士皆服其威名。

若是弃之不用,实在是可惜。”

赵桓道:“种师道老糊涂了,竟然暗中和梁山贼寇有勾结,差点坏了议和大事。”

许翰继续追问。

“陛下说种少保和梁山有所勾结,不知可有证据?”

赵桓沉默了:“没有,不过此事只有可能是他给梁山贼寇通报消息,让他们假装渔民前来送船。”

“那种师道可曾承认?”

“不曾。”

许翰瞪眼道:“陛下,你一无真凭实据,二无当事人供词。

听信那帮小人谗言,就轻而易举的将国之栋梁撤职夺权。

这可是取祸之道。”

赵桓眉头紧皱,许翰这几句话虽然在理,但却很不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浒真说 最新章节第七百八十七章 风口再变,网址:https://www.v377.net/317_31706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