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内斗(中)(2/2)
作品:《兵锋无形》5人的连部班更稀奇,拥有三辆略显残破的鬼子小豆战车,各拖着一台组装成车不像车、船不像船的玩意,其中一台上头装了一具用钢筒子扎起来的怪东西。
团属特种营,并非后世概念的特种兵,而是沿袭国民政府军惯称,将战车连、炮兵连、运输连、防空连合为一个连冠名。
战车连有点寒碜,仅有3辆缴自小鬼子相对完好、经过改装的小豆子,6辆使用钢板修补缀挂的装甲汽车,3辆充当油料、弹药补给车的拼装奔驰大卡(国民政府军精锐战损、遗弃的奔驰大卡车,来个拆东补西拼凑而成)。
炮连稍好些,装备鬼子75山炮、野炮各3门,还配备6辆拼装大奔。
运输连算阔绰,拥有鬼子丰田卡车10辆,木质机帆船4艘,汽艇2艘。
防空连是最为拉风的一个,不仅有鬼子豆子底盘防空小炮2门,还拥有配备丰田大卡的88高炮2门、37双联高炮小艇3艘、架在轨道车上的20毫米机关炮3门。
配属的工兵团一营,其实是原铁路人员与各个保安团精简组编而来,人数高达3000多,说是一个团都不过分。
不过,真正配备武器并进行相关作战训练的只有600多人,分为四个连,武器也以步枪为主,少量配备轻机枪。也只有这些人员才有军服配发,并佩戴相应的军衔标志。
衔接一团驻守平望至嘉兴段的是二团,团长由杨振吉同志担任,编制、装备与一团大同小异,只是多了个水上运输营,以便将暂时堆积在嘉兴的物资转运到各个湖区。
名义上同样担负铁路警备任务的三团,由丁贺同志任团长,全团三千多人,加上陆永年等人组织起来的工兵营四千多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旅。
只不过仅配备些轻武器,且日夜轮班进行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俨然是个工兵旅。
来来往往的各路接防部队,无需削尖脑袋探察,就可以看到这种示弱于人的布置,按理说应该不至于引起猜忌、防范才是。
蒋委座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日本人已经开始松口,答应有条件地从舟山群岛撤出大部分兵力,就是“和谈”的好方向。
只要日本人肯恢复战前态势,国民政府就赢得喘息时机,可以继续“攘外必先安内”大业。
无论是以难民保护名义占据天目山的黄琪翔部“山贼”,还是以铁路警备为名盘踞太湖湖群的吴毅所部“湖匪”,都是妨害“日中和谈”大计的异类,甚至是国民政府心头大患。
八路军特别勤务旅属于默不作声拼命发展,摆在铁路沿线那些部队,只不过是些掩人耳目的表象,更多实力藏于湖群中间,日军连续几次趁夜派出的水上飞机、间谍人员为其所掳,就是无可争辩的铁证。
天目山的那个什么委员会,得到八路军特勤旅打劫得来的枪炮,隐隐已是割据一隅的势力,口口声声拥护国民政府、全民族联合抗战。实际上却无视党国中央、目无领袖,透过媒体大肆诋毁“日中和谈”、干扰视听,就差再次喊出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故而,明面示意国民政府军委会编列各部任务时,对吴毅所部的铁路警备任务,黄琪翔部安置难民的任务,予以正式确认。
暗下却进行分割包围式的兵力调派:胡宗南率绝对精锐主力的第一军,进驻武进、无锡、吴县(苏州)、昆山一线,跟着派出两个团兵力,部署到苏嘉铁路吴江、平望两地;俞济时的七十四军,则沿吴兴(湖州)、宜兴、长兴湖西公路部署。
两个军形成对太湖湖群的包围圈,随时可以隔绝天目山与太湖的联系,既防止这些异己挑起事端“破坏和谈”,又为今后的清理打下伏笔。
另外暗示戴笠,可以有所动作。
善于揣度“上意”的戴笠,当然立即奉谕行动。
密电胡宗南、俞济时,约定在苏州藏书穹窿山会面,商议校长谕令执行事宜。
苏州藏书,据说是西汉会稽太守朱买臣发迹之前樵采讨生活之所,因苦读却又怕人耻笑,常将书籍藏于穹窿山某处,从而得名。
咱们民族文化人到处留痕、演绎传承的富贵腾达故事,到底几分真、几分假,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俞济时、胡宗南、戴笠这三个大权在手的时下风云人物,选择太湖七十二峰之一的穹窿山聚首,绝不是为了凭吊古人朱买臣“覆水难收”的水源,却是可以肯定的事儿。
本章已完成! 兵锋无形 最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内斗(中),网址:https://www.v377.net/286_28684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