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2/6)

作品:《亮剑

不对了,咋让台湾特务当了军长呢?咱**挺机灵的,咋让台湾特务给蒙啦?”马天生一怒之下把他轰走。

马天生也找了一些师团级干部和司令部的几个顾问,向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盼看他们能配合专案组,检举李云龙的罪恶。但这些军官的答复都差未几:军长的职务是中心军委任命的,谁当军长他们就听谁的,这也是组织上的一贯请求。换句话说,就算**来当军长,他们照样也得屈服命令,由于除了巨大领袖毛**,谁能有这本事识破**的反动嘴脸呢?对于这些李云龙的逝世党,马天生一时还没什么措施。

看来李云龙身边的工作职员中,只有郑波是个突破口,他是大学毕业分配到部队工作的,这种书赌气十足的军人往往比较软弱、胆小。前些日子听说郑波履行命令不坚决,被李云龙免职,现在正在干部部等候重新分配工作。马天生认为,在筹备召开的对李云龙的批斗大会上,除了造反派们的血泪控告外,还应当有李云龙身边工作职员的反戈一击,这才有说服力和教导意义,用这个事实教导群众,只要是对毛**的革命路线采用反抗态度,哪怕你功劳再大,职务再高,也会众叛亲离。当年张国焘的职务够高的了,他叛逃时警卫员都拒尽跟他走,这些例子难道还不能阐明问题吗?马天生认为郑秘书有文化,熟读中**史,这种人对党内的政治奋斗是很熟悉的,此时李云龙在政治上已经彻底垮台,一个有头脑的人是不会甘心为李云龙殉葬的,响鼓不用重槌敲,此间道理应当是一点就透。

郑波进门来,规行矩步行了军礼,然后拘束地坐下等候训示。马天生温和地说:“小郑呀,不要拘束嘛,随便点儿,我来了这么多日子,还没找你谈过心呢。听说你前段时间表现不错,拒尽履行反革命分子李云龙的命令而遭到了迫害。你做得对,有觉悟,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很有前途的好干部。我看你的分配问题就这样定下来,往海防团当政委怎么样?职务升一级,正团级,对你这样的好干部,党是不会忘记的。”

郑波有些诚惶诚恐,他手足无措地站起来感谢地说:“感谢首长们的信任,我的能力低,思想改革得不彻底,只怕是辜负了组织上的信任。”

马天生大度地招招手说:“组织上信任你,你勇敢地干就是,出了什么问题还有我嘛。我今天找你来,是想和你谈谈李云龙的问题,你在他身边工作的时间不短了,应当是懂得他的,对他的反革命言行是不是早有察觉呢?”

郑波知道这个问题是早晚要提出来的,固然当他听到李云龙被捕的消息时,曾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庆幸,同时他也感谢老首长对自己的掩护。他承认自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但他尽不想做个落井下石的小人,若是这样,他的良心永远不会安定,这和他做人的准则相违背,这些动机已经折磨他很久了。他只好顾左右而言他:“马政委,您知道,我只是个小小的秘书,只做我分内的工作,比如说,抄抄写写之类,我的路线奋斗觉悟不高,阶级奋斗的弦也绷得不紧……”

马天生皱了皱眉头打断他的话:“小郑,你跑题了,你并没有答复我的问题,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郑波感到后背已经有冷汗在慢慢渗出,他仔细考虑着词句:“当然,首长,我明确您的意思,假如我真创造什么反革命言行,不用您说,我当然会坚决抵制和奋斗的,这点儿觉悟我还是有的。可是……假如我没有创造,也不能乱说,这也是对组织上的不虔诚。”

黄特派员见郑波说话吞吞吐吐,甚至坐在椅子上的身子都在一点儿一点儿地蜷缩起来,心里便有些厌恶。他也看不起这种精力上的萎靡,于是他不耐心肠厉声打断郑波的话:“郑秘书,难道你就这样报答组织上对你的信任?难道你就不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多想想?小郑,在路线奋斗的问题上,尽没有协调的余地,中庸之道是行不通的,你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是站到毛**的革命路线上来,勇敢检举李云龙的反动言行,在批评大会上公然作出检举批评,以求得组织上和革命群众的体谅。党的政策你比我明确,‘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嘛。反革命分子在没有公然跳出来之前,必定要有蛛丝马迹,必定要有所表现。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你在李云龙身边工作多年,不可能没有察觉嘛,现在是党考验你的时候。坦率地讲,假如你执迷不悟,不听劝告,那么我只能认为,你是在用实际举动告诉党,你决心为反革命分子李云龙殉葬,这就是另外一条路了。请你考虑,我给你五分钟时间。”

马天生是个擅长视察的人,他爱好通过直接视察,发掘对方心灵深处的思想运动,他知道黄特派员刚才的话,每个字都带有凡人无法遭遇的宏大压力,他不猜忌自己的断定,郑波会合作的。谁也无法知道郑波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都想了些什么。马天生只是创造,郑波刚才蜷缩着的身子渐渐地膨胀起来,弯曲的腰板也慢慢地挺直了,全部身子如同一面鼓满的风帆。他脸上刚才的拘束和屈服的神态一点儿一点儿地消散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决尽。他腰板挺直地坐在椅子上,两个膝盖微微叉开,双手自然地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亮剑 最新章节〔第四十二章〕,网址:https://www.v377.net/247_2479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