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百七十三章西征(4/4)

作品:《将军好凶猛

撤围而走。

于此同时,苏蕈率赵善、刘福金、吕靖等将再度统领万余骑兵从吐蕃高地杀入河湟地区,连破青唐等城,继而又赶在西路虏兵回撤之前,弃青唐等城沿湟水东进,杀入熙河故地,最终与蒋昂所部在岷山北麓会师,联手攻克熙州城,击退尾随追过来的虏骑,收复熙州。

虽说绍隆十七年春,西线诸军并没有取得战略性压制赤扈人的大捷大胜,但一连串的作战胜利,已极大削弱了赤扈人对河湟、熙河及兴庆府等边翼战略要地的控制,也一洗绍隆十五年底接连受挫导致的耻辱。

更为关键的,乃是西线诸军的骑兵经过持续不断的加强,再加上苏蕈率部北上会合,总规模增涨到五万余众,相对拥有六万精锐骑兵及五六万附从步卒的静惮宗王府西路虏兵,已经形成平分秋色之势。

绍隆

十七年春,徐怀也正式下令切断西秦路与外界的联络,勒令高峻阳、高峻堂及高明德、叶长滨等将吏前往襄阳自辩暗通胡虏之事,除此之外调王峻、程啸各率一万甲卒进入金州,与杜武所部一并接受刘师望的节制,只待高峻阳拒诏,便直接溯汉水而上,先夺汉中……

…………

…………

初时高峻阳仍然心存幻想,遣使前往泌阳说项,意欲交出兵权,以汉中、利州等地交换世爵之赏。

换在两年前,徐怀即便知道高家暗中与赤扈人媾和,但高家毕竟没有公开背叛,他也不想对高家太过吝啬——他即便不会同意高家裂土封藩,但使高氏世袭国公之位也不能说是刻薄。

然而在葛家都护送永嘉郡王赵显渡海前往海外建立藩国,浙南都陆续并入两浙行省,高家却还妄想着与西路虏兵互为犄角,妄想割据熙州。

也恰恰是没能提前解决西秦路的遗留问题,以致绍隆十五年没能照既定计划调派一路偏师从祁山道杀出,配合秦风行营主力西进,致使绍隆十五年底的西线战事接连受挫,白白多损失了上万将卒的性命,徐怀此时又怎么可能再对高家宽容?

何况此时徐怀已经公开质疑高家有通敌之嫌,此事倘若不进行彻查,给世人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又怎么可能草草收场?

徐怀召见高峻阳所遣使者,却是无意听其辩解,训斥一番后只是勒令他返回

汉中催促高峻阳等人尽早成行前往襄阳请罪,莫再自误。

一直到绍隆十七年八月,汉水上游汛季过去,高家都没有反应,甚至还不断从各地抽调兵马,加强汉中以东的防御。这时候刘师望留周良恭坐镇金州,他亲率三万步骑溯水西进征讨汉中。

绍隆十四年,熙州旧吏以及西秦地方势力更多是寄望高家能仗着这些年御虏功绩以及对地方近二十年的经营,能使西秦路保持现状。

然而两三年过去,他们眼睁睁看着秦凤行营先后收复天水,又在西秦岭深处建造坞堡,令西秦路彻底陷入豫王府嫡系兵马的合围之中,再到此时眼睁睁看着刘师望统领三万精锐水陆并进而来,又真有几人心甘情愿与高家捆绑在一起,跟横扫天下的豫王府嫡系精锐殊死一搏?

更何况更为广大的基层军民,又有几人愿意追随高家对抗代表中枢征讨而来的王师?

当然了,在正式出兵征讨汉中之前,豫王府也对西秦军中下层将卒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征讨檄文里点明仅高家有数几人有通敌之嫌,广大西秦军将卒依旧御虏有功,只是为高峻阳等人所蒙蔽,豫王府与司空府传诏出兵征讨汉中,也绝非是针对广大西秦军将卒。

分布于汉水中游两岸的真符、城固、兴道等城,乃是汉中盆地拒征讨大军西进的东门户,但随着杜武率前锋兵马西进,真符、城固、兴道等城守

军及地方官员都纷纷打开城门,无比平静的接受征讨大军的接管。

高峻阳事前所派的熙州军将进入真符、城固、兴道督战,自以为这些人都是信任得过的嫡系,但这些人都相当配合的接受守军捆绑出城投降。

等后续兵马接管真符、城固、兴道等城防务后,杜武又率前锋兵马前往汉中城以东的草凤坡扎下大营,然后投书城中,敦促守军将领打开城门接受整编,敦促高峻阳出城投降。

见视为嫡系的熙州军将都不再受控制、不再听招呼,高峻阳心里就不再有半点幻想,于征讨大军在汉中城东扎下大营的当夜吞药自尽;次日高峻堂、叶长滨、高明德等人出城投降,汉中城于当日正式纳入中枢辖管。

刘师望在抵达汉中之中,又分兵前往利州、武州等地接管防务及军政事务,解除各地西秦军的武装等候改编……

1秒记住网:
本章已完成! 将军好凶猛 最新章节第二七百七十三章西征,网址:https://www.v377.net/212_212569/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