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无题(1/2)

作品:《有支军队叫北洋

1904年的四月初,袁世凯正式的在锦州兵工厂下了第一笔订单,订购了足足两万枚手榴弹,固然这只是第一批订单,但是这俏丽着锦州造正式的打进了北洋新军的市场。

而对于兵工厂最重要的是,由于锦州兵工厂满足不了袁世凯的生产需求,特地将自己进口的诸多设备输送给了锦州兵工厂,在增长了这一部分的设备之后使得锦州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大为提升。

锦州兵工厂的这次扩大举动极为迅速,在得到了袁世凯的支撑之后,王宾决定与北洋的诸多军官合资购置一批设备,以满足未来的生产需求。

在经过袁世凯的批准之后,王宾和给为北洋的大佬商议了一下这件事情,并且表现以后这从兵工厂购置军火均可以用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从兵工厂购置军火。

诸位大佬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时之间都是有些不敢信任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在经过仔细的懂得之后才知道合着这是自己人开的兵工厂,于是王宾在给自己交情还不错的几个人拍了个电报。

而这个效果比王宾自己所想像的还要好,只是发了几封电报,就已经收获了三十万两白银,固然大部分人是冲着袁世凯的默许下,和合资之后可以低价购进军火才出资的,但是这光是进股的人的名单拿出往就足以唬住清末官场上大部分确当官的了。

光看看这参与合资的人就知道了,无不是当今军界有着宏大影响的人,比如:首当其冲的袁世凯和紧随其后的段祺瑞、冯国璋、王英楷等人。

当然了这也从侧面阐明了清末军界和官场的一些特点,但凡是当官的手上必定是握着大批的金钱,体现出了清末官僚系统的**,只有那么一小撮的人可以委曲做到所谓的“清正廉洁”,偌大的一个清廷有着这么一个**的官僚系统,而那些有着远见的人却得不到正视,这样了一个王朝不灭亡才是怪事!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事情的产生必定会有着它的必定性和偶然性。

在这些北洋军官的手上,王宾就已经足足凑了三十万两,实在袁世凯和段祺瑞等人投进多少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宾手下的兵工厂需要他们这些人的名义。

只要有了这一层的名义,那么锦州兵工厂就不在是一个单纯的兵工厂,而是一个具备这浓重的北洋背景的兵工厂,而这个名义就是锦州兵工厂未来在北洋系统的地位保证。

至于这是为什么,这个名义足以让所有想要打王宾心思的人需要好好的掂量一下自己的小身板了,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有什么人想从官面上打锦州兵工厂的主意的话,只怕就要面对全部北洋系统的报复了。

此外正由于这些人的名义,王宾自己难道还要考虑自己的军火能不能卖出往的问题?

总而言之现在的锦州兵工厂不在是曾经那个只是有王宾一个人罩着的兵工厂了,而是一个背后站着无数清末大佬的兵工厂,而这些大佬将会是利润的保障。

而现在我们的主人公平在和弗拉季米尔进行着交谈。

“弗拉季米尔先生,对于贵方的保密工作本官到是有些不满。”

王宾这时第一次在和弗拉季米尔的交谈中应用了“本官”这个词语,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日本人知道自己和俄国人存在交易的这一点的不满。

弗拉季米尔在闻声了王宾的话语之后,以他多年的外交经验就知道自己这一方似乎与王宾产生了什么抵触,于是在自己的疑问之下才知道是为什么。

弗拉季米尔也并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方竟然涌现了泄密的行动,弗拉季米尔在知道了这一点之后立马向王宾保证以后是尽对不会涌现这样的情况的,自己回往之后会让人严查泄密的事。

但是在说出了以上的这句话之后,弗拉季米尔看王宾还是面无表情的样子,于是咬了咬牙后开口说道:“王将军,我方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将价格提升三成,并盼看王将军能够不计前嫌,日后还能够为我军供给军火。”

“好,既然贵方如此的有诚意,我王宾也不能够吝啬,最近我第五镇刚达到没多久的扩编军械之中有一批马克沁重机枪,我筹备将我军原有的”旧式“重机枪换下来,不知道贵方这这批重机枪可有兴趣?'

王宾在从弗拉季米尔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之后,兴奋的对弗拉季米尔说道。

弗拉季米尔一听王宾的话后,顿时就有些惊奇了,不知道王宾为什么要买一批重机枪给自己,单单就是这个忽然要卖重机枪的动机就有些值得猜忌。

而王宾也并不是那种没有头脑的人,在弗拉季米尔和王宾的几次交换当中弗拉季米尔创造王宾还是一个有着远见的一个人,所以王宾忽然要向己方卖重机枪必定是存在理由的。

只是目前为止自己并不知道这个理由而已。

弗拉季米尔想了很多理由,但是唯独没有想到王宾只是单纯的不想让沙俄败的那么快,他想让沙俄在这场战斗当中支撑的更久,支撑步枪并没有什么本质性作用,重机枪这玩意可就不一样了。

这要是给俄国人送往了重机枪,不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支军队叫北洋 最新章节第六十章无题,网址:https://www.v377.net/171_1717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