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战端启(1/2)

作品:《有支军队叫北洋

在和王英楷的商议当中,王宾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定下了一个大致的方针,在河南南部地区的陆军四、五、六师负责将义阳三关方向的清军牢牢的盯住,最好发动不断的攻势压迫清军朝义阳三关增兵。

同时为了保证段祺瑞的攻击凌厉,以及部队能够得到充分的补充,王宾还特地将余笋的第八师调到信阳的后方,可以随时对前方段祺瑞的部队进行声援,充分保证段祺瑞一方对义阳三关的压迫。

然后由第一师和第十师组成的穿插部队从新野一带穿过清军的防线,直奔襄阳城,只要攻下了襄阳城,那么王宾的最大目标决战湖北也就达成了。

这个作战打算固然看起来简略,但是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王宾大致算了一下这一次自己这一方面光是掩护的部队就达到了七个师。

真正发动攻势的只不过是负责拿下襄阳的第一师和第十师,当然假如清军能够按照自己的这个步伐来最好。

假如这些清军就钉逝世了义阳三关的话,王宾也就只能表现爱莫能助,让攻占襄阳的部队朝着武昌前进了。

这一大致的战略在构筑完了之后,王宾便开端积极的调兵遣将,让余笋的第八师顺着关内外铁路从关外进进关内之后,再直奔河南。

而位处直隶的陆军第一师和陆军第十师也是得到了从直隶出发,奔赴新野的机密行军指令。

在王宾做出这些举动的时候,满清一方也是不断的开端调兵遣将,不过这一次满清的举动却是注定让王宾的战略构思落在了空处。

江的苏清江浦在明清时代属淮安府山阳县,并且于满清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的时候,作为新县城由山阳县划进清河县,先后为江南河道总督、淮扬道治所所在。

在行政关系上,清江浦固然一直附属于淮安府城,但自从明嘉靖之后,由于黄淮改道的原因,运河河道截弯取直,因古末口而兴盛的淮安府城从此阔别运口,其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为清江浦所代替。

明清时代,由于河务、漕运的繁荣,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显赫交通要冲地位的清江浦,达到了壮盛时代。

并且在乾隆四十年也就是1775年间,清江浦人口首度达到54万,超出同期的汉口、南京。

而且以清江浦和淮安府城为轴心的淮安城,在当时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东南四都”之称。

由此可见清江浦在江苏的重要性,在决定北伐之后端方便将自己的两江总督府临时性的搬到了清江浦。

此刻在两江总督府里面,端方、周馥、丁振铎三位南方的大佬级人物汇聚一堂,可见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伐是多么的器重。

“诸位,目前太后已然批准了我等之前的北伐建议,现在北伐的机会已然成熟,还盼看为了我大清的收复能多多出力。

这事后本官信任来自朝廷的封赏是必定不会小到那里往的,即便是封个王爷什么的也不成什么问题。

就算是再不济,这个留名于青史之上也不过是一件小事。”

两江总督端方的话,先是在这官邸当中传了开来,这话一传开来,出来坐在端方两旁的周馥和丁振铎还能坐的住。

下面的几个巡抚早就唧唧咋咋的议论了起来。

这封王可不是说着玩的,字满清建国以来封王的汉臣也就那么几个,这一次把王爷这个头衔给拿了出来,可见这一次要是事成了朝廷的封赏不是一件小事。

立即下面的几个巡抚便都表现必定会在此次的北伐当中,为朝廷肝脑涂地,逝世而后已云云的。

此刻周馥在看见下面的这些巡抚的反响之后也是点了点头,然后才接着端方的话说道:“各位先安静一下,这话还没说完呢,怎么就成这个样子了。”

话音才刚刚落下来,这些巡抚便将嘴巴闭了起来,周馥看这话音安静下来之后才又开口说道。

“这一次,朝廷为了北伐已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我等这一次光是从南方过来便是带上了三个镇的军力,在加上义阳三关的三个镇以及武昌的三个镇这便是九镇的军力。

再加上你们这些人的手上也是控制的一些新军,十几万的部队还是有的,而这个乱臣王宾在我们眼前所安排的部队不过是五个镇,其中的大部分还都安排在了南阳,被我们的义阳三关牵制了不少的军力。

我等兵力数倍于敌,还看各位有点决心。”

说道最后,周馥的话语当中已经是带着一种告诫的语气,告诉这些巡抚们,这一次咱们这一边是盘踞着不小的上风。

所以本官不想看到有什么临阵脱逃的情况,在晚清的时候这些巡抚大多数的都是一些首鼠两真个人,只会选择站在对自己有利的这一方。

不然的话在后代革命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巡抚看着革命大势已然不可拦阻之后,便纷纷通电独立。

周馥的这一阵敲打固然不知道能有多大的用处,即便是他自己也没有一个底,但是最最少的能让这些巡抚知道,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支军队叫北洋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九章战端启,网址:https://www.v377.net/171_17175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