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又见火力试探(1/2)

作品:《有支军队叫北洋

在虎山大捷后的第三天,安静无比的九连城防线终于涌现了一丝的波涛,宛如一粒石子落在了这个安静的水面上面,击起了不断散开的涟漪。

九连城在瑷河流进鸭绿江的河口之西,城建于小丘上,瑷河流过丘下,老龙头和虎山矗立于城之东西,颇具形势,故此段祺瑞便以之为根据地对付日军。

虎山守军固然已经撤退,但是盘踞虎山的日军想要从虎山至九连城就比需要通过瑷河。

而瑷河自栗子园分为两支水流,一宽百丈,一宽70余丈,“河深及马腹”,“河底石滓水急,甚难渡”,因此段祺瑞在瑷河西岸有安排了一道简略的防线,防止日军从这里发起攻击。

惋惜立见尚文并没有从虎山反动攻击的**,而是想从正面朝段祺瑞发起攻击。

日军开端陆陆续续的涌现在了九连城的防线眼前,日军涌现在九连城防线之前后,便开端分成三路以扇形向九连城下的防线发起了攻击。

在日军发起攻击之后,防守九连城的守军也是不甘落后的开端对日军进行回击,这一次九连城的守军终于尝试到了之前徐雄师手下的士兵的苦楚了。

这一越日军只是纯粹的为了试探一下阵地的火力散布而已,自然是不会冲上来的,只是在冲到间隔阵地还有一二百米的时候,便开端全部匍匐下来,一边匍匐前进一边开枪射击,在后面的军官则是在对火力的散布情况进行统计。

日军这一次的攻击目标,身为阵地上面的士兵那里懂这些,即便是一些中层的军官也不懂这些,固然说这些军官多多少少也是在奉天讲武堂呆过一段时日了。

但是对于从战略层次上面看待问题,这些普通的中层军官是远远不懂的,这些中层军官们往往会的只有在进攻的时候相互声援以及一些浅易的战术安排。

所以在日军开端试探性的进攻之后,这些军官自然是下令对日军的攻势进行抵抗,而这些士兵所想的内容就更为简略了。

敌人打过来了,自然是要全力回击了,回击这个词语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深深的烙印在了这些普通士兵的脑海当中。

九连城内的总指挥部,段祺瑞在听到外面忽然响起的枪声之后便知道日军开端了攻击,听到枪声的第一时间段祺瑞便来到了阵地的后方,从一处堡垒里面通过看远镜来对战场的局面进行视察。

一看到战场的局面,段祺瑞就知道这一次必定不是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从战场上面的局面来看,这一次参与攻击的日军固然分成了三个方向来进攻,但是在仔细的视察一下日军的攻势之后,段祺瑞便创造其中的门道了。

固然看起来日军是从三个方向发起了攻击,但是在细细看往之后却又创造参与进攻的日军数目是极不对头的。

九连城防线上面集结了一共两个镇加部分的巡警总计三万多人的兵力,但是日军却只出动了一个联队的气力实在是有些不太正常。

段祺瑞在略微的思考一番之后,便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此前徐雄师防守虎山的时候,便和段祺瑞通过电报告诉了日军的这样战法是为了试探自己这一方的火力点以及阵地的单薄之处。

徐雄师正是由于利用了日军盲目标信任虎山左面的阵地防守最为单薄才贸然发动的攻击,没想到现在日军又开端故技重施。

想明确这一点之后,段祺瑞又岂能让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好的,立即便命令了下往所有在阵地上面的士兵结束如此密集的火力,对于轻机枪段祺瑞更是直接命令轻机枪手结束对日军发动攻击。

实在说实话日本人的确是不怎么长头脑,一种战术被敌人识破了一边之后,却还要施行第二遍,搞的这群日本人认为天底下就自己最聪慧,至于其他人都是傻子一样。

段祺瑞的命令下往之后,很快就有不少的士兵停下了火力输出,而是不时的打出一颗子弹,轻机枪更是全部停下来,只有重机枪还在不断的攻击。

这一情况被日军后面负责视察的军官看到之后,并没有在意而是十分简略的认为是由于此前九连城阵地上面的守军忽然遭到了攻击,这些士兵忙乱之下自然是不计本钱的将手中的子弹打出来。

现在经过了适应之后,才开端慢慢的经攻击的速度放了下来,这个负责记载的军官一边记载还一边在自己的心中想道。

支那的清军果然没有受过什么基础性的练习,一开战便只知道将子弹打出往,完整不像帝国士兵懂的断定局面。

随着清军的火力开端降低之后,这个负责记载的军官顿时将自己之前所记载的纸张撕下来,这张纸所记载的内容在这个军官看来完整是九连城的守军由于惊恐才导致的如此密集的火力。

这样的内容与缓过来的北洋军火力散布有所不同,万一传了上往,上面说自己没有努力怎么办,于是这个军官便开端重新视察记载。

最重要的是这个军官自己一个人这么做也就罢了,可这个军官还十分好心的将自己所想的和其他几位负责记载的军官说了一下,其他的几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支军队叫北洋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八章又见火力试探,网址:https://www.v377.net/171_17175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