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唐军制(1/2)

作品:《盛唐霸业

(求订阅,求订阅)

千里做官,只为吃穿。

杨怀虽然是寒窗苦读圣贤书走出来的的儒生,但期待的却是穿金戴银,添香的快活日子。

荀冉这话一说出来,杨怀自然暗暗叫苦。

他看的出来荀冉并不缺钱花,但那并不意味着别人也跟他一样不缺钱花。

便拿杨怀自己来说,若仅靠朝廷那微薄的俸禄,别说养那些胥吏,便是他一家老小都得去喝西北风。

故而各县县令每年都会按时往州府里递孝敬银子,这已经成了惯例,各州刺史也都是默许。

这荀冉初来乍到不会就要一刀砍了这个官员们的收入进项吧?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在天高皇帝远的剑南道,最大的自然是节度使。

至于蜀王本就没有太多的实权,在剑南叛乱后更是愈发的低调示人,几乎不出王府一步。指望蜀王去向荀冉荀大将军施压显然不太可能,何况他还听说蜀王曾在平叛剑南叛乱的过程中与荀冉并肩作战过,交情不浅。

此时的杨刺史心情极差,可又不敢表现出来,别提心情有多差了。

“荀某要讲的就是这些,还望诸位同僚能够放在心上。”

荀冉扫视了一遍众人,在场官员纷纷头,表示谨遵荀节度的教诲。

少年满意的了头,示意自己要休息一番,叫众人都退下。

以刺史杨怀为首的大小官员纷纷恭敬的告辞,临走还不忘叫仆人把送来的礼品原封不动的搬了回去。

......

......

众官员离开后,荀冉便快步回到内室。

一路劳顿荀冉也想好好休息一番,便躺在床榻上眯了一会儿。

这一觉便睡到了晚上。

荀冉再次睁开眼时屋外已是漆黑一片。

好在有仆从已经进屋提前好了红烛,屋内摆放着几碟心,荀冉也有些饿了随手拿起一碟樱桃浇酪便吃了起来。

这次再入锦官城,荀冉的心境很不一样。

人一旦身居高位想的东西便会多起来,顾忌的也会变多。

这就是为什么上位者总是多疑,总是不肯轻信旁人。

荀冉想不到自己有一日也会变成这样的上位者,真是世事难料啊。

好在剑南道节度使的主要职责不是理政而是军防,政务俗事自然有刺史县令去决断。

荀冉一边吃樱桃酪,一边想着该如何整编剑南道的军队。

他上次募集的军队人数有一万人并不算多,要想在短时间内大量募集士兵来代替府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府兵制败坏至今若是再不进行整改怕是要积重难返了。

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但可以延缓或者改变方向,荀冉要做的便是尽可能优化大唐的军队结构,让其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看来这第一刀是要砍向剑南军制了。

......

......

翌日一早,荀冉便带着王勇封等一众亲随前往益州城折冲都督府视察府军。

都督府的最高长官是都督,但一般这个职位都会空出来,并不会实际授予。

所以实际掌管都督府府军的是几名副官。

得知新任节度使驾临,都督府的副官李敢,霍慷率领校尉以上军官到大营前迎接。

荀冉因为要视察军营,故而穿了一身银色软甲。

此时虽未至正午,却已很炎热。

荀冉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渍,心中暗暗叫苦。想不到蜀中的天气这般炎热,看来以后再出门要穿些轻便舒适的纱衣。

“末将李敢,霍慷参见荀将军。”

荀冉了头,淡淡笑道:“荀某此次来大营便是想看看营中实际军卒还有多少。”

霍慷心中满是无奈,这府兵溃逃在大唐军队中已经是默认的共识了。区别只是有的府军溃逃的军卒少,有的多些罢了。

益州城的府军在册的有三万人,可实际能够列席训练的不过两万两千人,这个缺口不可谓不大。

荀冉若是真的铁了心追查他们肯定是蒙混不过去的。

“荀将军,这边请!”

李敢单臂延请,荀冉施然一笑,阔步走在前面。

......

......

折冲都督府设有文书馆,专门存放朝廷邸报和都督府的各式文书。

文书馆共有十六名胥吏,负责日常文书的整理,都由典正韩鼎管辖。

文书馆的差事很清闲,对于韩鼎来说更是没有什么需要亲手去做的。

今日韩鼎照例坐在案几前喝茶,却听得屋外一阵喧嚣。

他蹙起眉头刚要张嘴开骂,屋门却被推开。

“韩典正,这位是咱们新任节度使荀大将军,还不快快见过!”

李敢见韩鼎一脸茫然,轻咳了一声以作提醒。

“啊,节度使?荀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唐霸业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唐军制,网址:https://www.v377.net/171_17163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