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下)(2/2)

作品:《混在大明当皇帝

明军事情报局,将东厂改为大明国家安全局,在内廷增设内务府统驭二十四衙门衙门,下诏裁撤镇守太监。将亲军以及京军皆重新整顿了一番,又在朝中推行退休制度,强制官员退休……如此种种,两位觉得陛下到底是想要做些什么呢?”

说道这些,刘健也是感觉唏嘘不已。没想到皇上登基之处,就弄出这么一系列动静出来。也不怕朝廷动荡,社稷不稳,实在是有些鲁莽行事啊。

两人闻言也是皱了皱眉头,皇上做的这些看似除了整顿京军以外,都是皇家内部自己的事情,和朝廷并无多大瓜葛。但以点观面,不代表皇上未来不想要这样做啊。

由于王璟刚刚入朝,对于朝野局势不不太清楚,所以并没有冒然开口。倒是王鏊沉吟着说了一句,“以陛下的年纪论断,此事绝不可能是他想出来的,应该是背后有人指点皇上行事吧?”

“你说的是王廷相?”谢迁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人。不过这也不奇怪,谁让这位可以算得上是当朝第一红人呢。

不过随即又否定了这一个答案,“不过有些事情可是在王廷相入值御书房之前发生的,不太可能吧。”

王鏊却是摇了摇头,接着又说了一句,“若是陛下之前就认识他呢?否则为何在陛下刚刚登基之初,就能够被陛下启用直接入值御书房,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众人闻言也觉得他的猜测的确有一番道理。

“济之说的不错,不过王廷相怂恿陛下做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呢?”刘健微微颔首,又有些疑惑地询问了一句。

“恐怕是为了变法做准备吧。”王鏊轻捋胡须,突然突然语出惊人的说了一句话。

众人俱是一惊,不过随之又释然的颇为赞同他所说的话。其实他们都隐隐感觉到了皇上有这种苗头,可谁也不愿意将这层窗户纸捅破。毕竟皇上只是在自己的家里闹腾着,你还真就无法去指责什么。

不过现在众人将话给说开了,气氛却一时陷入沉寂之中。

“陛下这简直是胡闹,在先帝治理之下,我大明隐隐有中兴之气象,现在又何须变法图强?只要陛下能够学先帝统御天下,我大明又何愁不迎来太平盛世?”谢迁第一个打破沉默,一脸不满的说道,“我看王廷相简直就是不学无术,蛊惑君王的奸佞小人。应当将其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

众人闻言尽皆愕然,刘健、李东阳还是第一次看到谢迁用这么重的口气去说别人。若是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和王廷相有不共戴天之仇呢。

李东阳看着他淡淡说了一句,“陛下是否要变法也不过只是猜测而已,于乔又何须如此呢?”

众人闻言顿时惊醒过来,对啊,一切只是猜测而已,自己等人又为何如此紧张呢?

王璟对于谢迁的话却是不置可否,他外放为官,自然对天下局势最为清楚不过了。虽然在先帝的治理之下,大明也的确有了一丝中兴的气象。不过离真正的迎来太平盛世,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今天下还有诸多弊端还需要解决,若是固守先帝留下的基业不对现有的弊端进行改革,大明的没落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不过听到“王廷相”这个名字,他却神情一动,询问了一句,“王廷相是何须人也?”

众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这位连大明当今天子的宠臣都不认识?不过想到他刚刚入朝,也明白过来了。

“王廷相乃是弘治十五年进士,不知因何得到陛下的赏识入值御书房。颇得当今圣上的信任倚重,不过为人处世道还是可以。”

听到了李东阳这一番介绍,王璟倒是没想到这位来自己家充当说客的官员来头这么大。不过想到他来拜访时不卑不亢的神情,倒是觉得前者的这番评价倒也不差。其他暂且不说,“奸佞小人”这个标签贴在这位头上,在他看来显得有些过了。

“先皇中道崩殂,实乃是我大明一大憾事。若是陛下能够继承皇帝遗志,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变乱成法也是不可取的。当然以陛下今日所做之时到底有何用意,一切推断都还为时尚早。与其做着无用的推断,还不如先将手头的事情料理好才是正事。”

听了王璟的这番话,众人一愣,随之颇为赞同。刘健也点头道,“莒南说的不错,与其坐在着夸夸其谈,我等还是先将手头的事情料理好。”

“阁老所言极是。”众人纷纷附和。

之后众人也没有再多说什么,都将心事都转到了自己手头上的公事去了。刘健却是对王璟说了一句,“莒南刚刚入朝,又身为礼部尚书,身兼数职,恐怕是忙不过来吧。所以内阁的事情暂且不用你操心,先回去将礼部的事情料理好再说吧。”

“多谢阁老体谅。”王璟颇为感激地起身行礼之后,便又匆匆地往礼部衙门敢去。
本章已完成! 混在大明当皇帝 最新章节第八十六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下),网址:https://www.v377.net/171_1712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