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中华纪元(2/2)

作品:《混在大明当皇帝

我大明可谓是真正的得到一个人才。若是真的无人能够做到,对于我大明也并没有真正的损失。毕竟科考也不只是只有一场考试而已,至多像以前一样以第一场科考为主就是了。”

王廷相闻言也觉得皇帝的的确有些道理,若是真的有人能够将后者的这些问题条理清晰的解答出来,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之后,郑德又和王廷相了一些奏章上的一些事情,知道王岳领着王璟、王鏊、杨廷和、刘忠等四人进来。

王鏊虽然最后代替谢迁出镇南京,不过因为他是这次恩科会试的主考官,所以郑德特许他留下来,待礼部会试结束之后再成行,所以这位也是出现在这里也不算意外。

“众位爱卿坐吧!”

郑德对四人吩咐一声,待四人坐定之后便先将准备推行中华纪元与一世一元纪元并举的事情了一遍。

四人闻言倒是一愣,刘忠更是忍不住出言道,“陛下此举是否有些多次一举呢?”

郑德闻言挑了挑眉,不答反问道,“我大明立朝于何年?”

“太祖皇帝于洪武元年立朝。”刘忠有些奇怪皇帝问这个干吗,毕竟这个问题可谓朝野上下无人不知。

“那太祖皇帝立朝至今多少年了?”

“这……”刘忠闻言却是略显得有些迟疑,毕竟这大明经历过的皇帝都已经不知道多少位了,一世一元之下,一时还真是记不清楚。

“若是按照年号纪元我大明立朝于洪武元年,换算成中华纪元即我大明立朝于中元1589年,至今年是中元12年,立朝18载。诸卿是否觉得用来记载历史以及统计时间方便了许多?”

“在元朝修订宋、金、辽三国史册的时候,曾因为以哪朝国史为正史而一时争论不休,最后只好以分别修史才作罢,不过也导致他一时期的史料过多且浩繁重复。若是有统一的纪元时间按照时间远近来修史,岂不是减轻了许多工作负担而且修订出来的史册也是一目了然,不会因为纠结于时间等问题而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听了皇帝的这番话,四人也赞同地点了点头,皇上的这番话也的确是的在理,这样在一起整理一些史典籍也的确更方便处理一些。

“朕决定按照中华纪元的方式重新修订我大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编年体史记,书名就暂定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按照中元纪元从上古开始编写直到弘治十八年为止,这事儿就拜托先生了。”

杨廷和与刘忠闻言对视一眼,倒也没有推脱,答应了下来。毕竟历朝历代修史都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只不过这次修史的方式有些特别罢了。

解决了这个问题郑德也是松了一口气,随即将这次恩科第三场考试的试题递给了王璟,“这次这次礼部会试第三场考试的试题,爱卿看看觉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王璟看完之后一脸沉思地将手中的纸笺递给了王鏊,后者看完之后也终于明白前者为何会这样一幅表情了,”陛下,这……”

由于有杨廷和与刘忠在场,他们二人有些话还真不方便出来。

“陛下,那臣等告退。”杨廷和见状倒是迅速反应过来了,拉着刘忠先行向皇帝告辞。

待二人离开之后,王鏊才接着了一句,“陛下,这考试是否过于简略了一些?”

“题目虽然简略,但是确实不限定字数的,可以任凭考生发挥。”郑德接着又将直接和王廷相的那番话有再了一遍。

二人闻言也不禁位皇帝的奇思妙想而折服,不过对于这届恩科的考生他们也是感到有些惋惜,更多的是感叹他们运气不好。

“陛下,最后一道题的答案是?”王璟最后还是忍不住询问了一句。

郑德笑着了一句,在场众人闻言顿时一阵无语,这也实在太搞了点吧!


本章已完成! 混在大明当皇帝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七章 中华纪元,网址:https://www.v377.net/171_17125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