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初思变法计(2/2)

作品:《战国雄主

。”

姬延心想肯定是王丁发现自己被老太师给训了,所以才匆匆赶回去派了王车出来,真是贤内助啊!挤坐王后轺车,事情不算大,却可用来检验天子逾礼会产生何种后果,算是基本达到了既定目的:后果很严重,太师很生气。但就算知道了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姬延知道自己以后还是得对祖宗礼法大面积的破坏,不由得心情颇为沉重。

上了王车,微闭着双眼,姬延继续着先前在瓮城上的思路。

秦王新丧,秦国必然处于王权更替的动荡之中,自然无暇理会他国之事,将有较长一段时间的消停;

赵国雄主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快新鲜出炉,然后就是攻占中山国,接着长时间和林胡,楼烦纠缠,重心放在了往外扩地之上,自然也是无心中原之事;

燕国的国力还没有从子之之乱中恢复过来,该国最牛逼的君主燕昭王现在刚刚即位不久,还在收拾残局之中,距离他大放光彩还早着呢,亦不足虑;

至于魏国,早已是明日黄花,李吴变法带来的巨大成果早被过去数代君主挥霍一空,如今在位的魏襄王只是庸人一个,人不犯他他已经烧高香了,犯人之事他怕是想也不敢想的;

韩国就更不用说了,刚被秦国夺城灭将,只能缩着脑袋做乌龟。

唯可虑者是楚国和齐国这两个正当鼎盛的国家,不过都和洛阳离得远远的,中间还隔着其他国家,想要找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靠近我者没余暇,有余暇者离得远,看来,上天待我还真是不薄啊,给了我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如果不能趁着这段时间将经济和军事搞起来,那还真是白瞎了我这个来自两千年后的学过无数企业管理的小白领。

要发展经济和军事,在周国目前政府机构臃肿、官员尸位素餐、人民麻木怠惰的情势下,可以说几乎没有可能,那就必须要进行变革,但变革必然损害很大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些人往往还是身处高位的实权派人物,其反弹力量甚至不是自己这个根基尚不稳固的天子所能抗衡的。头痛啊!

“王上,到了。”姬东的声音传来。

一声呼唤将姬延从沉思中拉了出来,他揉了揉晕晕的脑袋,脑中突然冒出了谭嗣同的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慷慨赴难的精神固然让人敬佩,但他的话其实很值得商榷。中国之变法,流血者何其多也。有变法成功而流血者,比如战国商鞅,比如西汉晁错;有变法未成而流血者,比如唐代杨炎,比如宋代王安石,当然王安石的下场好点,只是被贬官了。

总而言之,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变法者没几个有好下场,不管成功了还是没成功。

那么,我能成么?带着这个问题,姬延走下王车,步履沉重的走回天子寝宫。他摒退了左右,一个人躺在榻上辗转反侧,似乎满脑子的想法,又似乎什么也没想,似乎睡着了,又似乎没睡着。

前世撞车的情形如电影般在眼前晃动,那一次,自己逆向而行,最终车毁人亡,这一次,自己又打算逆向而行了,结果会怎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被外间一阵闹哄哄的声音给吵醒了,于是问道:“外面什么事?”

“启禀我王,扁鹊先生打算离开洛阳,特来向我王辞行。”姬东的声音传来,“未知我王见是不见?”

“扁鹊?”姬延一下清醒过来,立即翻身坐起,“更衣,孤要见客。”

姬延穿了一身宽大舒适的玄端,只是将头发束到头顶,简单的插了一个玳瑁簪子就走出了卧室,匆匆赶往前殿。

正襟危坐的扁鹊见到天子到来,赶紧起身见礼,姬延道:“先生不必多礼,请坐。”待两人分宾主坐好之后,又道:“喝了先生的药,孤感觉身体大有好转,实在是万分感谢。”

“打扰大王休息,鄙人深感不安。”扁鹊拱手歉然道,“几副汤药而已,能治身体却不能治神魂。”

“神魂?”姬延不解的问道。

“然也。”扁鹊道:“大王之疾,在神魂而不在身体。神魂有损,故而当日触钟而亡;神魂补完,故而此时身康体健。”

姬延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直冒,头皮一阵阵的发麻,难道这个传说中的神医竟然看出了这副皮囊里已经换一个灵魂?
本章已完成! 战国雄主 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初思变法计,网址:https://www.v377.net/171_1712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