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进军沈阳(1/2)
作品:《生逢大明乱世》大顺二年,正月,李修文发出了一道征讨檄文,征召天下兵马讨伐满清,以孙传庭为督师,节制各路兵马。
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梁国已经凑集了三十万雄师,浩浩荡荡地出关了。
这个冬天过往,满清由于缺粮缺衣,闹出了不少的乱子。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接到消息,大梁国合兵三十万,进军沈阳!
一时间,全部辽东高低人心惶惶。
他们和大明朝打了那么多年,还从没见过如此架势,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大梁国挥师而来,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要知道,全部辽东加起来,也才五十万人。而敌军的总兵力,就达到了三十万,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
实在这也难怪,满清之前进犯大明朝的边境,利用的是野战的上风。
这倒不是说满清士兵的骑射工夫如何了得,事实上,满清的前身女真族,本来就是渔猎民族,不可能像蒙古族那般弓马娴熟。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骑马进军,然后下马以步兵方阵作战,最大的上风就是进退自如。
可如今,大梁国三十万雄师出关,直逼沈阳而来。一旦败退,还能往哪里逃?难不成,要丢下都城沈阳?
皇太极慌了,立即遣人修书,向大梁国提出议和的恳求。
李修文很快便给出了回复——不准!
大战,一触即发。
————
————
仲春,周王朱伦坤奉召进京,随行的还有郡主朱怀玉。
当天,姑侄俩人进宫面圣。
随后,李修文一道诏书发出,册封朱怀玉为皇贵妃。
实在这也没甚么好奇怪的,早在开封时,此事已经大体上定下来了,两家联姻便是朱伦坤的条件。
之所以等到现在,是由于李修文要顾及到朱怀玉的感受,要先征求过对方的意思。
若是朱怀玉对自己无意,他就不会让对方成为政治的就义品。
————
————
兵锋所指,势如破竹。
三个月后,大梁军兵围沈阳城,喜报传至京师,举国欢腾!
而与此同时,江南局面也逐渐趋于安定,人心渐复。
表面上的安静,躲不住底下的暗流汹涌。
李修文手握厂卫,情报遍及全部京城,自然对此了如指掌。
帝国初见,难免会有些元勋嚣张跋扈,李修文对他们都有过敲打,但仍有人恃功自负,屡屡触犯朝廷法式。
而那些前朝老臣,气势上自然会显得弱了些,都各自抱成了几个小团体,借以掩护自己蓝本的利益。
这其中,当然也有居心叵测之辈,暗中酝酿着各种各样的诡计。
李修文没有大动干戈地对付这些人,只是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进行过小小的惩戒。
此举无异于是在纵容,朝中的内斗越来越厉害,已经隐隐有从冷战,走向明争的趋势。
这一天,牛金星再次发动了弹劾。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如今已经没什么人敢公然弹劾领兵在外的孙传庭了,更何况如今兵威正盛,谁会瞎了眼的往打军国大事的主意?
倒是有几个御史,曾经弹劾过洪承畴,却全让李修文给扔进了诏狱。
李修文不打算现在就进行内部清洗,因此并没做出处分决定,但也不打算再放这几人出来了。
凡事可一不可再,自己找逝世,就怪不得别人了。
然而这一次,牛金星不弹劾将领了,改为弹劾李岩。
这是个信号,李修文已经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就连牛金星这一个小山头,也涌现了内斗。
弹劾的几份折子,全部留中不发。于是,更多弹劾李岩的奏疏被呈送了上来。
毫无意外,李修文又是留中不发。
终于,奏疏呈雪花之势,飞上了龙书案,堆满了李修文的整张文案。
李修文对此,只有冷笑。
只待满清这个最大的外患一除,就拿你们开刀,对内进行一场大清洗!
这是李修文打算之中的事情,科举制度进行了那么多年,早就了无数缙绅地主。
士大夫在朝为官,门生故吏,朋党为患,这个阶层的人依附功名,侵占了不少土地。
任由其发展下往,毕竟会变成亡国之祸。
这些人的特权,也是时候要削减一番了!
让百姓重新拥有自己的土地,国家才干重回轨道,走向富强。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再等等吧,等到屠刀加颈,有些人哭都来不及!
————
————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沈阳城就破了。
雄师杀进城中,生擒满清皇室和贵族无数,皇太极趁乱率人逃出,把自己的皇后孝庄都丢在了乱军之中。
孝庄皇后被某位将领擒获,带到了孙传庭的眼前。
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逢大明乱世 最新章节第332章 进军沈阳,网址:https://www.v377.net/169_16968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