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合肥城下(1/2)

作品:《玉啸昆仑

庐州府,属南直隶,今安徽省合肥市。古庐子国,隋初设,称庐州郡。宋称庐州,属淮南西路。元升庐州为庐州路,属江淮河南行省淮西道。到元末明初改庐州路为庐州府,明洪武元年,庐州府改属中书省,永乐元年,庐州府改隶南京。其治所位于古城合肥,

合肥城如今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林风堂”总堂的所在地。这“林风堂”是一个势力遍及南方的大帮派。堂主林萧南在江湖人眼里是个为人正义,品行磊落的大英雄。在他的主事下“林风堂”时常联合江浙一带明军击杀倭寇保护百姓,所以如今的“林风堂”大多为百姓官兵所欢迎。

说来“林风堂”之所以能壮大,追根究底是因为林家有一传家绝学,家族里不管男女人人自幼便习得。这便是林家的百步穿杨的箭法“百步杀”。

这“百步杀”乃林家高祖林木荣根据蒙古鞑子涉猎之法以及柔和中原武林拈花为兵之巧,自创的一门轻取敌性命的箭法。此箭法既有鞑子涉猎猛兽之力,也有中原武林一击致命之精。一但箭矢离弓,必中敌,至于要不要取敌性命,就只在箭手的一念之间。据说此武学最高境界乃能摆脱弓箭,以自身多年修为“化气为弓,化物为箭”。不过练到此境界者除了自幼开始勤学苦练更必须悟性超群。林家除了第二代传人“林风堂”创帮之祖林世聪曾“引折弓将化木为矢”连破数百鞑子兵外,百年来林家再无此类豪杰。不过这并不会使“百步杀”沦落三流。如今这林家有一人却是百年来林家“百步杀”最精通者,此人虽不能“化物为箭”更不能“化气为弓。”但其箭法在林家众人里以是卓越超群,能“九矢并发,九矢连中”。此人乃是林萧南胞弟,也就是吴乾清结义兄弟兼内弟——江湖人称“八指连绝”的林萧飞。

过几日正是堂主林萧南五十大寿,江湖上大大小小的帮派,不管是有名之士还是无名小卒都想一睹林堂主的风彩,所以近日合肥城内豪杰齐聚。那当地的官员见人多势众恐生变事,遂奏上请来重兵布防在了城外。

随着江湖豪杰纷纷踏来,这“林风堂”上下正加紧忙活着张罗,料想这二堂主林萧飞也该坐镇堂内,可近日一批快马报来,告知那吴氏一家出了变故,这林萧飞顿感惊愕便匆匆带着几名手下出了合肥城。

林萧飞迎着细雨快马直奔到了吴家出事的小镇。刚一到便听闻近来小镇里出来过一伙锦衣卫,可细细打听下去却没人清楚这伙锦衣卫在小镇里办了什么大案。林萧飞虽然觉得事有蹊跷,但是他心里还希望是自家的探子误探了消息。可不久探子便打听到有人在镇外的河里发现了几具无名的尸体,这才放下侥幸的心理。随即便去寻找发现尸体的人。

那人是一个出卖柴薪为生的樵夫。由于近段时间淫雨霏霏柴薪卖得比往日要好,樵夫就想趁着这些日子多赚些银两,便更加努力的外出打柴。那日打柴经过镇外的河边时,见河里有一堆从上游飘来的碎柴屑正好被河边的灌木给阻隔了去路,于是想捞起背回家烘干。这樵夫跑到河边欲将碎柴屑扒出,可刚扒开一撮碎柴屑,便吓得魂飞魄散。那柴屑下竟露出了一具泡浸得变了形的尸体。他惊慌失措地跑回镇上叫来几十个胆子大的同乡下去捞。这一捞不得了,连连捞出了数具。众人见尸体已经泡得皮开肉绽都不敢仔细查看,随即便在不远处刨了坑草草地埋了。

那樵夫得知林萧飞是为了那几具尸体而来,心里觉得他应该是那些死者的家人。便将他们领到那掩埋处闻。

林萧飞来到掩埋尸体的地方,望着一座座隆起的坟包心中悲伤骤然而起:这里埋葬的不仅是他的义兄这是他姐夫一家啊。

正是他当年带着义兄回到合肥城,才让自己的姐姐和义兄相识,也是在自己的撮合下有了这段姻缘。

想到这里林萧飞心头一酸双眼含泪。那樵夫见状赶忙上去问道:“要不要买些祭品,祭奠一下。”林萧飞点头谢过,给了樵夫一些银两。樵夫见银两足够丰厚便小步快跑地去了。不过多时便将香烛纸钱买了回来。

林萧飞祭奠完后,将一些手下留下来休整坟茔。而自己便匆忙返往合肥。

当一行人往回走到一片原野时,那飘洒下如烟细雨的天空忽然撒下了一丝明媚的阳光,这惊奇的场面吸引了所有人。而那阳光又恰好撒向了前方不远处的一座村子。手下人觉惊奇便请求进村看看。林萧飞也觉奇特于是便带着手下朝村子去了。

刚进村口就有一群小孩跟在了林萧飞屁股后面指指点点。林萧飞知道这多半是那些小孩见到了自己的残缺的手掌,跟着身后看稀奇。自己常年闯荡江湖对于这种事情早已习以为常,便任由小孩在身后嘻嘻笑笑。那几名手下却受不了,一边驱赶一边呵斥,可那些小孩总是像苍蝇一般忽而四散忽而聚集,总是跟阴魂不散。

林萧飞结婚多年却不知何故一直无儿无女,见这些小孩,嘴上虽没说什么可心里早已欢喜得很。忽而身后有小孩带头唱起了:

“无极上仙,醉乐逍遥。

阳明心剑,吴氏双骄。

合肥城内,赤蝶飘飘。

东灵诸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啸昆仑 最新章节6.合肥城下,网址:https://www.v377.net/167_167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