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他乡之玉(1/2)

作品:《玉啸昆仑

被劫杀的官宦之家现在只剩下了那少年和护卫他的中年男子。少年像似读书人,此刻趴在地上不住地痛哭,而中年男子倒是刚毅,上前把少年扶着带到了吴乾清面前,两人扑通跪了下来连连磕头谢恩。吴林两人见他们可怜于是带着几名镖师帮着安葬好了死者。就在一行人准备离开时,那中年男子却又请求吴林两人能够一路护送他们回江西贵溪老家。作为答谢中年男子还从行李里面挑了几件宝物相赠。两人并非爱财,可手下的镖师们纷纷劝其手下,两人也就没有推辞。吴乾清在这些宝物中发现一颗泛着紫光的玉石,感觉甚为奇特随即便留在了自己的手里。两人把宝物分给了镖师并且交代了一些事物后,便护着这家人南下去了贵溪。一路上才得知这家主人姓杨,是两个月前被皇帝廷杖至死的朝廷命官。因为生前得罪了宦官,所以死后东厂便一直来勒索家人。家人无奈之下才选择离开京师

……

“贵溪杨家,我自然还记得,请问您是?”吴乾清虽说在江湖多年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但面对眼前这么个怪模样的人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忌惮。

“小人正是当年杨家的护卫。”老头低声地说道。说完便引着两位女子说道,“这两位姑娘便是当年那位公子的后人。”两名女子将遮在脸上的面纱揭了向吴氏夫妇行了礼。

林氏见着两名女子的面容之后不禁心头一震:这两位姑娘竟都是面赛芙蓉之貌,一位娇羞含泪,楚楚可怜,可教恶人生出几分怜悯;另一位俏丽俊逸,面露清风,可令强者忘却几许名利,难怪要用面纱遮住面颊,如果不遮住当有多少男儿会拜倒在他们的美貌之下。想到这,林氏不禁耳根发赤,不由得看了几眼丈夫。

吴乾清却未注目那两名女子,而是不住地打量着老头:当年的中年护卫虽说容貌不是很出众,但也不至于是如今这么狰狞可怕呀,这其中到底发生什么变故?

老头似乎察觉了吴乾清的思绪,于是说道:“自从两位恩公保护小人和少爷回到贵溪之后,我们凭着祖上的基业往后的日子也还过得去,而且一直平安无事,可谁知就在几个月前一伙锦衣卫闯入了贵溪,说是奉旨查办杨家私藏朝廷珍宝的案子,随后便冲进杨家将四处抓人,小的好不容易带着两位小姐逃离了出来,没过几日小的就听到杨家被面门抄斩的消息。”说道此处老头的声音便开始哽咽。而两位女子更是已经不住地哭泣了起来。

老头接着说:“小人知道那些畜生,肯定不会放过两位小姐,小人命不值钱但是这么多年来杨家对小人有恩,小人必须保护好两位小姐,于是便带着他们四处躲藏,为了不让哪些追兵认出我们,小人只有自毁容貌装作佝偻,也让两位小姐遮住容貌。”

听到这吴乾清是豁然明了,对着那老头行了礼,说道:“前辈大义,晚辈甚是佩服。”

老头忙回了礼说道:“恩人,这是折煞小人了。”然后接着说道:“当年杨老太公跟随杨慎大人在左顺门外哭诉而招到皇帝廷杖殉国,料想皇帝也不会因此而对杨家赶尽杀绝呀,这些年来小人一直在想这其中必定有什么隐情,就在一个月前小人在潭州遇见一个疯疯癫癫癫的白发老丐后才终于明白了,那老丐整天唱着:

‘窃我湛渊兮,毁我昆仑,

日月惶惶兮,魂飞沧宇。

沧宇归来兮,与寿同天。’”

吴乾清听着不禁问道:“这唱的是什么意思?”

老头回到道:“开始小人也不懂,可那老丐却一把揪住我说:‘有没有见到我那颗紫色的宝玉?’听到这小人还只以为那老丐只是个疯子,没想到那老丐又说:‘是不是被皇帝给抢走了。”小人听到这心里不禁被五雷贯顶,接着那老丐竟叹道,‘他已经有了青玉,如果他得到紫玉,那他便能成仙了啊。’”吴乾清听到这却是哈哈一乐:“一派胡言,天下哪有成仙这样的事。”

老头回答道:“小人也不信啊,可是有人会信呀。”说毕便不由得把脸朝向了北面,接着说道:“小人曾经在京城听说,当年蒙古鞑子进攻西夏的时候在昆仑山下找到了一块泛着青光的宝玉,后来这块玉一直跟蒙古鞑子的马蹄流传到了元大都,当年太祖高皇帝攻克元大都后这块青玉便落到了天朝,高皇帝见此玉幽深明澈于是便起了名字叫‘碧渊’。后来到了正德年间,一个回部商人也在昆仑山下发现一块玉石,打磨出来后竟是一块稀世的紫玉,几经辗转,这块紫玉被回部贵族进贡献给了朝廷,可谁知当年逆贼江彬却把这块稀世的紫玉私藏了起来。大概他也听说了青玉和紫玉合在一起可以成仙的谶语,为了逼迫先帝交出青玉这逆贼江彬竟谋害了先帝。当今皇上即位后江彬随即被处死了,当年负责查抄江家的官员正是我家杨老太公,我家杨老太公当时也觉得这是一颗稀世珍宝,便将其收留下来,如果他老人家当时知道这块玉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的话,当时他是断然不会收留的。”

听到这,吴乾清似乎也知道了后面的故事,后来杨家屡遭不测大概都是因为这块玉惹起的。老头接着说:“要是当初小人知道这块玉会招来如此大的祸事,当初小人定然也不会把这块紫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啸昆仑 最新章节3.他乡之玉,网址:https://www.v377.net/167_167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