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冬雨 上(1/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大观三年九月二十八,己巳。【西元1109年10月23日】

观音山主寨的演武场。

铮的一声响,六寸长的木羽箭离弦而出,转瞬即正中三十步外箭靶的红心,稻草扎制的箭垛被射个对穿,箭头在垛后露了出来。

走到箭靶旁,探头一看,赵武便露出失望的神色,皱眉摇起了头。

“还是不行吗?”赵瑜跟在他身后,看了他的脸色,问道。

赵武提起手中的重弩,这弩铁干蹬、铜牙发,缠丝麻弦紧紧地绷住弩臂,分明就是神臂弓的样式。他拨了拨弩弦,‘缯缯’作响,叹道:“只有官造神臂弓的六七成威力,差得太远,差得太远!”

“呿,还不知足……”赵瑜一把抢过弩弓,口里责道:“岛上的这个破作坊能跟汴梁的弓弩院比吗?能有六七成就已经不错了。比起寨里原来用的那些,强了不知多少。”

他现在手中的这把重弩,就是以昌国之战时所缴获的神臂弓为原型,所仿制出来的。虽然当时神臂弓已经在战斗时损坏,但残骸却被赵瑜取了回来,交予寨里的弓箭坊研究。不过寨里的弓箭匠皆是傻大粗笨,就算照猫画虎,也弄不出个能用的成品,都是刚一上弦,弩身就登时迸碎——神臂弓的缠丝麻弦中潜藏的四百多斤张力,不是经过特殊加工的木料根本吃不住。

直到数月前,对弓箭匠们的效率已经忍无可忍的赵瑜,从船坊借了两个熟悉木性的细工,命他们全权负责研发工作。不得不承认,这是个聪明的做法。由于他们的加入,神臂弓的仿制进度大大加快。到了今天,他们终于拿出了可以量产的成品。

摩挲着没有打磨光滑,还带着毛刺的弩身,赵瑜爱不释手,正牌的神臂弓之所以威力巨大,源自于几十年来不断的改进,现在寨中的弓箭坊仅仅半年就达到了六七成的水平,假以时日,不愁赶不上真货。‘这可是真正的山寨!’

神臂弓,再加上同样是仿制来的旋风砲,用来欺负海外的猴子,应该不成问题。

赵瑜憧憬未来,但赵武却对现实失望。他从箭垛中拔出木羽箭,皱眉看着。仿制品的威力只有正品的六七成,不仅仅是因为弩身的工艺不达标,还有箭矢的因素。如果是官造的三棱点钢箭头,箭矢应能穿透箭垛。不过谁叫岛上炼不出钢呢,能有铁锅熔出的生铁箭头,已经无法再奢求了。

把箭矢收回腰间囊中,赵武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开口问道:“二郎……郑家之事,真的不用知会大王吗?”

听赵武提及郑家,赵瑜顿了一下。许多事,他和赵文已经心照不宣,但对赵武,还是瞒着的。

当日他听到郑家竟然还在莆田公开露面,就立刻确认了赵瑾和郑家大娘的婚事是桩阴谋。如象山诸寨这等跟浪港没多少关系的寨子都被灭了,郑家身为叛贼的姻亲,怎会安然无恙?其中必然有诈!……也许一开始郑家还是真心诚意,不过当浪港寨公然扯旗造反后,他们大概就有了异心,继而开始联络官府。

不管他们此前有多少罪孽,不管他们有多少把柄落在他人手上,只要能助官军剿灭浪港,就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多合算的买卖啊!”昨日私下里,赵文这般说着。

‘是啊,多合算!为什么我一直没想到呢?’赵瑜踏住弓臂前的铁环脚蹬,试着给重弩上弦,若无其事地随口道:“不是不用知会,是不能知会。莫须有的事谁会相信,至少得有证据。昨天我不是已经派人去莆田了吗?等他们回来就能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了。”

“从这里去莆田,一来一回再加调查至少得一个半月,万一郑家真有什么阴谋,会不会来不及?”

‘正是要拖延时日。’昌国不乱,赵瑜就没机会把人带走,眼见着寨里兴旺发达,谁会跟着他去陌生的海外?有长远目光的,寨里可没几人。清喝一声,赵瑜猛一使力,把弩弦扣在牙发上,一边回道:“大哥的婚事在明年的二月初二,只要在那之前找到证据就不算迟。”他把弩弓递给赵武,“来,再试一箭,射个远的。”

赵武应诺,接过神臂弓,仰头巡天。一只黑鹭,在散碎的云层映衬下,分外惹眼。他举起弩,把黑鹭的身影收入望山,右手食指使力,扣下了牙发。

大观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辛亥。【西元1109年12月4日】

“二郎!”随着一声唤,赵文一拐一拐地走进书房。

赵瑜放下笔,问道:“何事?”

赵文看看桌案上铺开的纸笺,眉头便是一皱,反问道:“可是要给大当家写信?”

“是啊,郑家的阴谋当然得通知爹爹。”

派去莆田郑家老巢的探子于今晨回港。据那探子回报,他在郑家的庄子周围守了几日,发现庄子中空空落落,壮丁极少,老弱妇孺却多,且郑九、郑庆、郑广等头领都不见踪影。不但如此,庄内也不见喜气,丝毫没有女儿要出嫁的样子。

而从本岛上传来的消息,郑家大娘不须赵瑾去亲迎,也不用浪港另派人手,郑家会在十二月初,直接把女儿送到昌国城中。过了年后,便与赵瑾成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三十二章 冬雨 上,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