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线 中(1/6)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三十八章战线(中)

杨崇容色沉静,心如古井不波。耳边震天动地的喊杀。眼前巨*滔滔的骑阵,都不能让他的心志动摇半分。不论是他,还是王贵,面对数十倍与己的敌军,心中仍都是十分的从容。润州城的城防,是他们两人亲自参与布置,对于防线的坚固,他们有着最充分的自信。所以他们能看着女真人在眼前设置炮兵阵地,所以杨崇能站在羊马墙后看着女真铁骑的滔滔洪流向他涌来。

城墙前的羊马墙紧靠在壕河之后。虽然冬季壕河冻得如石头一般坚硬,可以踏冰而过,但修在壕河岸上的羊马墙高有六尺,加上冰面与堤岸的差距,外侧的高程其实已经接近一丈。而羊马墙后,却有供防守士兵踩踏的台阶。站在一尺半高,三尺宽的台阶平面上,一人高的羊马墙顿时变成了四尺半的胸墙。守军士兵居高临下,枪弹密集如雨,将奔来的敌军一个个打翻在地,女真铁骑的长列顿时稀疏起来。

随着女真铁骑的接近,炮手们也做好了准备,二十余门子母快炮一字排开。黝黑的炮管从羊马墙中的炮窗中探出,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前方。这些子母快炮属于步兵炮,比起架在炮台中的城防炮要轻巧得多。而且是后膛装填,发射速度极快。

陈力正是子母快炮炮组中的一名装填手。他的耳中被枪炮声和喊杀声所充斥。不得不偏头侧起耳朵,去聆听炮长发出的命令。在城上的炮台中,服侍一门城防炮的炮组人数多达十余人,而子母快炮的炮组则只是由五人组成,一个兼任观瞄手的炮长,两名装填手和两名炮手。

在镇戍军的编制中,一个五百人的指挥会配置两个步兵炮排,一排三队,一个步兵炮队便由两门快炮组成,两名炮长同时兼任了队正和队副。总计装备十二门子母快炮。随杨崇下城防守的两个指挥,整整二十四门快炮。

陈力所在地炮组有条不紊的行动着。炮长下达命令,炮手打理火炮,陈力和另一装填手则各自对付一个弹药箱。从腰侧抽出一根撬棍,将尖端插入缝隙中,三下五除二的便将长钉钉死的弹药箱撬开。

板条钉成的弹药箱中,横三纵二排着六枚炮弹,或者叫子炮。炮弹呈长圆筒状,由熟铁制成,沉甸甸的近十斤重。不过被身强体壮的陈力拿在手中,却轻巧的如拈着一根绣花针。

炮弹的前端蒙着一层厚厚的纸,作为封口。炮弹内部分作两层,前一层是满满的装了一百二十枚铅丸,缝隙中用油泥固定住,后一层则是装填了颗粒火药。一根引线从炮弹一侧的突起上引出。而炮身上也有缺口,以便让引线拉出。

炮长正站在一边的台阶上向外张望着,他需要针对敌人的动向,对炮口的方向作出调整。两名炮手打开了后膛的炮闩,他们已经清理完炮膛内部,做好了准备。陈力拿着炮弹过来,手一抬,熟练的将炮弹推入光滑的炮膛中,提着引线穿过缺口,炮手便将炮闩阖上卡紧。

开火前的准备完毕,炮长站在台阶上向后摆了摆手,他根本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前方的来敌几乎是自杀性的攻击,完全是毫不遮掩的向城头下冲来。正对着前方的炮口,

女真铁骑的前锋已经冲到了濠河外侧,原本拦在濠河更外围的一圈鹿角早被先前的一阵炮击击毁大半,女真骑兵们得以顺利的踏上冰结的河面。奔势随之稍缓,紧跟在前锋之后,中军大队也进入了霰弹快炮的百步最佳射程中。陈力左右看了看,步兵们正将火枪架在墙头上瞄准女真骑兵的身影,而邻近的两个炮组也都做好了开火准备。

“开火!”炮长这时一声大吼。炮手手中的火炬点燃了引线,火星顺着引线窜入炮膛。轰的一声闷响,炮身向后猛地一跳,一缕青烟便从炮口和炮闩的缝隙中冉冉冒出。

踮起脚,向着墙外张望,陈力心中痒痒的,第一次上阵就是如此大的阵势。让听惯了老兵们吹嘘的他,忍不住想看一看女真铁骑到底长得是一副什么模样,他的战果又是如何。

随着陈力所在的炮组率先打响了开火的信号,羊马墙后,一门门子母快炮开始接连奏响死亡的乐章。如果用雨水做比,方才的火枪射击仅仅是春日清明时的和风细雨,而现在快炮连射,则是夏日汛期时,让山洪暴发,让河水暴涨的倾盆如注。

一抹抹铅云覆盖了战场,一枚枚急速的霰弹击碎了女真铁骑的冲击。一名骑兵拎着炸药包的系带,试图投掷到羊马墙下——只要炸药包在墙下堆起,一支火箭或是一枚炮弹就能将阻挡大军前进的障碍一下扫清。

但他的运气显然已经用尽,在他将炸药包掷出之前,一枚炽热的弹丸恰好穿入充填了六斤多火药的包裹中。一团原地炸开的火焰吞没了骑兵,爆风将周围的几名骑兵卷入,硝烟散尽,倒在原地的只剩战马的残骸,和两条仍踩在马镫中的人腿,上身的部分已经化成焦黑的碎肉,成了战马尸骸周围一圈放射状的装饰。

死在自己的炸药包下的背时货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女真骑兵在霰弹覆盖了战场的那一刻,便连人带马被无数铅子打成了蜂窝。霰弹撕碎了脆弱的**,将血腥两字用最触目惊心的画面书写在润州城前的大地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三十八章 战线 中,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