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覆亡 下(1/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三十六章覆亡(下)

“上当了!”

从队伍身后和两侧暴起的喊杀和马蹄声。如同一记记重鼓敲在心口。几乎在一瞬间,近千名骑兵从平地里冒出,一下冲进了队列中。余道安死死咬紧了牙关,仿佛要将满口银牙咬碎。鲜血从嘴角溢出,他却浑而不觉。

“敌袭!”

“快下车布阵!”

因长途追击而被拉长到两里多的队列一下混乱起来,无数人的呐喊混在一起,模糊了军官们的命令。得不到命令的士兵,乱作一团,反击还是坚守,又或是撤退,在得不到营部命令的情况下,他们却不知如何选择。只能随着自家队正的指挥,拿起火枪,围着自己乘坐的大车而防守。

无法组织起指挥一级的防线,长长的队列,因此而被切割成数段。无数西军骑兵向缺口处涌来,试图将战线断裂处撕得更大。

余道安所率领的三千人众本是从第二舰队的陆战营,是从旧时的陆战指挥扩充而来。他们跟着吕师囊来到东京数月,归属于东京留守司统辖,但在编制上依然属于海军。海军陆战营不论水战陆战都有一定的水准,操帆使舵自然不会陌生。列阵对战也是久经训练,登陆抢滩更是行家里手。但当他们与大规模骑兵作战,应对起来却是有些吃力。

尤其是被偷袭的情况下,野战军能一边抗击,一边组成防线。无论白天和黑夜,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一个营头都能在五分钟内形成足够严密的战列。但陆战营的士兵们却做不到这一点,水陆皆能,也就代表他们水战陆战都不专精,他们的训练科目也不会有专职的陆军和海军那般专业——这与后世的陆战队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今夜,当他们面对四千多骑兵的半道夜袭,短暂的混乱也是难以避免。

以大车为据点,火焰从枪口喷出,一颗颗铅弹漫无目标飞向前方的黑暗。而敌方的回应却是一个个点着引线的铁筒。铁筒落在地上,转瞬就爆炸开来。车队之中,爆炸声不绝于耳,一朵朵橘红色的烟花从黑暗中闪现,在视网膜上烙下了一块块亮斑。

骑兵用的手雷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圆筒状的薄铁罐中塞进了一斤多的黑火药,里面还混有大量的铁片。纯以爆炸威力来衡量,虽远不及赵瑜这边,但已经可以给陆战营造成足够多的麻烦。

爆炸声好似无穷无尽,姚平仲的西军,都随身携带了四枚手雷。没有在东京城下对近卫军用上,但在今夜的伏击战中,却是派上了大用场。

冬季夜战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不是让人喜欢的作战类型。黑暗和寒冷。皆是阻碍战斗力顺利发挥的问题。雪地上的反光还是很微弱,看着脚下没有问题,但再远便是一片模糊。

所以相对而言,全火器装备的陆战营,在黑夜中更容易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成为西军骑兵手中甩出的手雷的目标。而且在深黑色的夜幕中,己方的伤亡也分辨不清,进攻的一方因而变得无所畏惧,而防守的一方却因为被压着攻击,看不到自己的战果,士气却更加低落。

为了顺利追击西军骑兵,陆战营是轻装上阵,许多重型装备并没有携带。能长时间引燃照亮的沥青燃烧弹,在守城时投掷到城外,能将城池外围的地域照得通通透透,敌军完全无法趁夜色偷袭。而新型的大口径短炮身的子母霰弹快炮,能以一分钟三发的高射速,投射出数以千计的铅弹,将阵前百步的战线化为地狱。

但余道安此时手边却什么都没有,为了追击姚平仲,士兵只随身携带了火枪。跟不上大军前进的野战炮,都被留在了城中。而指挥全军的鼓车也没有带来,否则从营部传来的几下重鼓就能将全军士气恢复。

“统制!”一个年轻的参谋叫着余道安,黑夜遮掩了灰败如土的面色,但颤抖的声音却透出了他心中的惊慌失措:“现在该怎么办?!下面的士兵看不到将旗,听不到鼓声……”

“慌什么!”余道安回头厉声大吼,“没看到全军还在坚持作战吗?!看不到某的将旗又怎么样,只要排正、队正们还在,就算姚平仲带着十万大军来,也别想轻易就将我陆战营收拾掉。”

就像在为余道安的话做注脚,一阵排枪猛然响起,甚至瞬间压倒了连绵不断的爆炸声。肉眼可以看见,在长达两里、随处都有灿烂烟花瞬间亮起的战线上,有一段区域突然黑了下去。久久没有新的爆炸闪光出现。

很快,在相隔很远的另一端,同样是一阵排枪响起,数十支长枪组成的单列战线同时开火,枪口迸出的火焰串连在一起,仿佛一条降临在战场上的火龙。火龙一闪即逝,带来的便是战列前方的又一片死寂。

“射击!”

队正们吼叫,排正们口中的木笛,将陷入单打独斗中的士兵重新组织在一起。混乱中,秩序在不断的建立。勇敢的士兵们甚至放弃了车马的掩护,列队向官道两侧的前进。几队连成一排,数排合为一都,在遭受敌军突袭的一刻钟后,陆战营的战列终于成形。

一阵又一阵的排枪将西军骑兵们的连绵不断的突击打散,虽然西军骑兵仍毫不畏惧的冲锋,但已经将战线稳定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三十六章 覆亡 下,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