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天子 上(2/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他女真贵胄,心中都已有了这个认识。大金与大宋的仇怨,倾尽五湖四海之水,也难以洗清。如今的南朝已经不同于赵佶、赵桓两个软蛋皇帝在位时的大宋,立国以来从无一败的洪武皇帝没有可能在胜势下反而退让一步。

完颜部上下绝不会对赵瑜保有幻想。吴乞买想和谈,勃极烈们也想保住如今的安逸富贵。但他们清楚,要想在和平安定中享受荣华富贵,就必须让赵瑜明白,只靠着他手上军力,绝不可能征服女真!

完颜阇母在马上向着吴乞买行礼:“陛下!臣的部众都已集结完毕,只等陛下一声令下。便可直趋南下!”

完颜斡鲁也跟上去说道:“陛下,臣也已准备完毕,还请陛下下令!”

阇母是吴乞买的亲弟,斡鲁也是阿舍勃极烈,两人身份尊贵,直接唤吴乞买的名字,在女真人的习俗中却也理所当然。不过吴乞买喜欢南朝的这等称呼,而与他同为勃极烈的贵胄们也无所谓在口头上多让一点。

吴乞买点了点头,虽然阇母、斡鲁两人都在女人肚皮上折腾了一年,但能力还未衰退,锐气犹在。

再一低头。看了看过来送行的长子宗罄。今日全师南下,留守会宁的就是宗罄。“蒲鲁虎,会宁就交给你了!”

完颜宗罄恭声道:“有儿臣在,会宁必不至有失。此去南方,儿臣祝父皇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宗罄善颂善祷,吴乞买听得顺耳。笑了笑,弯下腰贴着宗罄耳朵:“小心那班汉人!!”

无论契丹、渤海还是奚人,大金国中所有的异族军队,都会随之南下。但属于汉人的军队几乎没有,汉人臣子善于治国而不擅军事,大都是留在会宁,如今南朝势大,吴乞买担心着他们会不会有人趁机谋叛。

宗罄眨了眨眼睛,他身后就是汉臣之首的杨朴,也难怪吴乞买会想起说这些,又刻意了压低声音。他又是一躬身:“儿臣明白!”

一切都交代了,吴乞买踩着马镫站直了身子,提着马缰小小的转了圈子。环视一通聚集在周围、直至会宁城内外的数万族中儿郎。黑压压的一片,看不见头,看不见尾。浩如烟海的军势,就是大金持之立国的根本所在,有他们在身边,又怕得谁来!?

长长的青牛号角呜呜的吹响,混入极北雪原刮来的寒风中,将金白色的龙旗高高鼓起。大金皇帝的军旗在凌冽的寒风猎猎飞扬。

无数蹄声踏破了白山黑水间的平静,一道洪流滚滚南下,开赴即将爆发的战场!

…………

中京应天府。

道边的榆柳,如值守森严的守卫,一个个从窗口中闪过。高高的汴河河堤,就在左近不远处,但冬日冻结的河道,也不见春夏时林立的桅杆。赵瑜领军北行,也是过了洪泽湖,到了宿州便下船,改为陆行。

舒舒服服的半躺在疾驰的四轮马车中,四周檀香缭绕。温暖如春,赵瑜的双眼半睁半闭,也是昏昏欲睡。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出战了。如果此战顺利将大同、太原收复,无论关西的赵构还是辽东的吴乞买,无法再互相联系,为对方牵制兵力。到了明年,就是一个个逐个击破,一统天下了。

赵瑜身处的马车,由国中最出色大车工匠精心打造。长一丈半,宽也有八尺,高大坚固。轮毂和车轴皆是精钢铸成,由软钢制成减震系统将剧烈的颠簸化为轻轻摇晃。坚实的檀木和钢铁制成车厢骨架和底盘,而车厢厢壁内外都是软木,内外装饰奢华,不过中间却还夹有一层铁板,用来防箭防弹。

这辆专用于长途旅行的车辇,不同于四面透风、只用明黄帷幕笼罩的玉辂。车窗一尺见方,镶在上面大块的双侧透明玻璃,将深冬的寒流挡在了车外。这车窗玻璃虽尚带着一点绿色,但晶莹透亮的模样,已经是国中的玻璃作坊最高的成就。不仅是玻璃,无论是精钢轮毂还是车轴,又或是减震系统内的弹簧,都是代表了大宋最高水准的工业产品。如今,也只有赵瑜才能享受得到。

在这辆大车周围,身穿玄色军袍,头戴簪缨钢盔的近卫军骑兵,前后左右牢牢护卫着。不仅赵瑜的座驾,跟随他一起北上的臣子们的车辆,也同样被近卫军所保护。

与赵瑜同行的,不仅是计划中的四支野战营的两万大军,还包括了近卫一营。留在南京城中的主力,也只剩近卫二营的三千人。不过还有江南东路的州郡兵护持,倒也不需要担心——无人敢在此时作乱。

自前日赵瑜决定亲征,赵文和陈正汇为首的文武两班重臣,没有少给他苦谏。尤其是陈正汇,跺脚谏言的时候,连口水喷到赵瑜脸上。但赵瑜却是坚持到底,将南京城招旧例交给太子监国,由陈正汇辅政,自己却带着大半个枢密院和参谋部一起北行。

赵瑜是不得不亲自领军。

眼下的大宋军事部署,将整个野战军系统全盘散在外围。宣翼军分散在淮南、荆湖,虎翼军被赵武带走,北方军则在陈伍手中,剩下的野战四营再被人统领出去,赵瑜身边可以信重的战力就只剩两个近卫营了。

虽然赵瑜可以确信,他麾下数十万大军没人敢对他刀枪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天子 上,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