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九五 中二(1/4)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五十六章 九五(中二)

:向书友说声抱歉,刚才为了赶在十二点前发稿,就将还没改好的草稿先发出来了,现在已经改好,请大家再看看。顺便说一下,这个月,俺打算拿全勤奖,每天五千字,请书友们拭目以待。

靖康元年三月十一,丁丑。【西元1126年4月5日】

清晨。

当附近军营出操的声音传入耳中,赵瑜从睡梦中醒来。张开双眼,不是东海王宫中的青纱帐,而是张着绣金帷幕的雕花架子床。摸摸身边,床铺是空的,枕边人已经早一步起来了。

“什么时候了?!”赵瑜问着。

“禀大王,刚打过五更的鼓。”说话的不是床尾外的宫女。而是亲自捧着衣物和脸盆走进来的蔡婧和陈秀娘。两女亲自服侍着赵瑜更衣,梳洗,东海王家与平常夫妻也没有什么两样。

两女如今也是三十出头,容色可以说是美人,但已比不上旧时,也算不上绝色。赵瑜身为东海王,兵锋威震七海,自是不会没有后宫。当年李乾德的三个皇后,也有在日本皇室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美人,波斯的胡姬,高丽的贡女,就算赵瑜不张嘴,下面的人难道会不奉承?

不过赵瑜对于环绕身边的绝色,虽免不了尝尝鲜,但相处最多的,还是相互扶持着一路走来的王后和侧妃。

在蔡婧、陈秀娘两女的服侍.下换了武服,赵瑜从居所出来。三月时分,日头刚升还是有些清寒。这里本是江宁府衙,如今给赵瑜占了。知府卢襄便带着手下的官吏衙役搬到了城西的清凉寺。

江宁府衙比起在基隆的东海王.宫大小其实差不多,不过府衙之后,围墙的另一侧,却有一片面积更加广大的荒地废墟。

江宁府的府衙,本是南唐宫室.的一部分,不过并非主体,而是将皇城中的中书省等中枢殿阁改建而成。至于后面的南唐宫城的主殿和后宫,在国破时已被曹彬毁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在一百六十年的风雨里也一步步的倾颓破败下去。

破败的南唐宫室,江宁府的历代知府不会掏钱去.翻修,也不会多事到推平改建,不过好一点的木料砖石早被附近的居民给拆了去,所以在江宁城的中心区域,就有了这么一片长满了荒草野木的废墟地带,给来此凭吊的文人墨客多了一点作诗的兴致罢了。

不过等赵瑜将行宫搬进府衙后,废墟中已被清理.了一片空地出来,作为赵瑜每日活动身子的演武场。

演武场平坦宽敞,铺着夯实的红土,踏上去,不见.尘土飞扬。赵瑜从班直手里接过一杆齐眉棍,随手舞了个棒花,架势一摆,便耍了起来。风声嗖嗖,棍影重重,确有水泼不进的感觉。

虽然这时候还.没有什么太祖长拳、太祖长棍,但太祖皇帝靠着一杆五尺齐眉棍、打得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说法却流传甚广。赵瑜自幼习武,惯用的便是齐眉棍,一套招数也是在大宋军中流传甚广的枪棒术。

练了一阵枪棒,出了一身薄汗。旁边的侍从便道:“大王,时候差不多了。”

赵瑜一看天色,点了点头,丢下枪棒,回到内室更衣。儿子、女儿这时一个个过来请安。年长的几个,都是蔡婧和陈秀娘所生。年幼的几个孩子,赵瑜怕路上生病夭折,没敢带出来。而长女赵雯雯,也因生病留在了台湾。

赵伯安,作为赵瑜的嫡长子,领着一众弟妹在赵瑜面前叩拜请安。他从一出世,便东海国的重心所在。周岁时,能让赵瑜,也只有他这个嫡长子才有资格。等他八岁后夭折的风险渐小,便封了世子,确立了继承权。之后,赵瑜每次领军亲征,或是出外巡视,他这个世子便要在母后和宰臣们的扶持下,执政监国。

陈正汇为太子太师,赵文是太子太保,有两名重臣扶持,就算赵瑜突然不在了,赵伯安也能安安稳稳地坐上宝座——至于师傅保中的另外一个——太子太傅,工部尚书马林溪文臣中资历最老,加了。老家伙头发胡子都白了,连站着都颤颤巍巍的,偏偏就不肯致仕。每日上朝总是哼哼哈哈一番,赵瑜对他也没奈何——赵伯安的地位,就算是以赵瑜开国之君的威望和权势,都不可能在不伤国本的情况下轻易撼动。

在众子女赵瑜最看重的是长子,而最疼爱的则是长女。这也是赵瑜聪明的地方,女儿是没有继承权的,再宠爱都无所谓,但疼爱小儿子,那国家可就不稳了。

用过膳,便是早朝。

三代以降,历朝历代的朝会制度皆是上承周制,分为大朝、日朝及常朝。大朝是朝堂大典,一年一般也就三五次,如每年正旦大朝会,京中官员齐上朝,往往千人之多,不过大朝会更多的是礼仪范畴,不处理政事。而处理国家大事的是每隔数日举行的日朝,至于每日处理庶务则为常朝。

三种朝会不但举行时间和政务范围上有区别,举行地点也是不同。如大宋,大朝在大庆殿,日朝在紫宸殿,而常朝则是在垂拱殿。通常说的早朝,一般指的是日朝。在宋时,为五日一朝。

不过东海立国日短,也没有大修宫室,所以朝会都是删繁就简,因地制宜。而赵瑜作为开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五十六章 九五 中二,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