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文治 上(1/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二十章文治(上)

宋宣和五年七月十七。辰。【西圆1128月10日

基隆府。

东海王宫御书房。

“郑居中死了?……”赵瑜皱起眉头。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名字有些熟悉。但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他抬眼问赵文:“他是谁啊?”

“枢密使啊……大宋的。”

赵瑜啧啧嘴:“原来是个小角色。怪记不的!”

“枢密使……大宋的!”赵文几乎要苦笑起来。他这个位置也算是枢密使。但比起大宋的枢密使。无论管辖的人数还是范围。都差的很远。郑居中是小角色。他算什么?

“凑数的家伙没必要记。死掉的就更没必要了。”赵瑜哈哈一笑。都二十年的兄弟了。赵文的想法很容易就看透了。“角色大小跟官职无关。大宋现在宰辅中。没一个值的一提。稍微有那么一丁点本事的童贯都快要致仕了。剩下的王黼李邦彦那些烂货废物。全都是些小角色。连我东海的一个小吏都比不上!”

赵文也是开怀一笑。赵瑜说的话他听的很入耳。说道:“小角色郑居中暴病死了。另一个小角色蔡攸领了枢密院。而稍有一点本事的童贯童太师。不是快要致仕。而是已经致仕了。”

“童贯致仕了?”瑜问着。

“正是!”赵文点头。“就在上个月。道君皇帝让他带着太师神霄宫使的职位致了仕。不过。童太师求了一辈子的王现在没到手。不知后面有没有机会了。”

“燕的不安定下来。那个王爵他拿不到手。还要再等一两年。”赵瑜说着。听说这位从他接掌浪港军开始。便一直打着交道的故人离开了朝堂心中不禁泛了一点惆怅。东海这些年的发展。利于童的的方很多。虽然两人都是互相算计。但毕竟有着一定的交情。现在童贯这一退。大宋朝堂中。他认识的熟人就又少了一个。等再过几年。童贯将要面对的将会是枭首一刀。也没有机会做东海人民的老朋友了。

“也罢。“赵瑜暗自摇了摇头抛掉了无聊的感慨。“以后送他一口檀木棺材好了。“

决定了将来送童太师的礼物。赵再问道:“蔡居安终于又回到宰执的位子上了?”

“没错!张觉来投。蔡攸据说是的了首功。而居中死的又及时。正好让他的偿所愿成了西府之首。不过大宋可惨了。摊着这个不懂兵事的枢相。军队肯定还会继续烂下去。而且王与蔡攸不合。大宋的东西二府必然会起来的。”

赵瑜一挥手。洒然道:“由着他们闹去罢。也没几年蹦了。让女真人把他们一扫而空给我们腾出的方。”顿了一顿又道。“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消息?”

“没了!”

“没了?你就为了这些事过来?!”赵瑜挑起眉毛奇道。也是什么紧急军情。不过是大宋换个枢密使。再加上童贯致仕罢了。芝麻点大的小事。怎么轮到堂总参谋长来送文件。

“当然不是。二郎你今天不是视察义学下面的几个研究院吗。正好跟着你去看看。听说今年弄出了不少好东西。倒想见识一下。”赵文笑问道。“……那个新式火药听说威力不小上次实验好像把三里的外的房子都砸了?”

赵瑜耸耸肩笑道:“很可啊。我今天不是去火器院看新式火药的那种火药现在还派不上用场。量多一点。存放时间长一点。就会自燃。这么危险的东西哪能用?还要再等两年……”东海现有的装备已经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有没有新式火药赵瑜其实无所谓。他更在意的是基础科学的发展。不过这还要时间。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去积累去沉淀。所以现在东海义学中的研究院。更多的人力和才力还是放在能快速见效的农业和织业上。“我今天是去农学院和织造院视察。陈先生等会儿与我一起去。你去不去?”

一听陈正汇要来。赵文毫不犹豫。头一摇:“算了。我马上就回去!”与大宋的情况相同。除非有公事。不然分领东海**政两班的两位宰臣根本是连面都不见。一是为了避嫌疑。另一个。也有文武争锋的因素在。

赵文说走就走。没半点耽搁。出|时。正好碰见陈正汇和卢明德在门外求见。三人互相`个招呼。陈卢二人举步进门。赵文扬长而去。

“臣等拜见大王!”东海国相和礼部尚书在赵瑜面前依礼参拜。

“平身!”赵瑜说着。心中有些怪。陈正汇来是早以定好。但卢明德是为何而来。不过见两人的表情。倒不像是坏事。

陈卢二人谢恩起身。陈正汇上一步。拿出一本装订的约有三寸厚的册子。双手呈给瑜。“大王。这是刚刚编修订好的《东海简明字典》。请大王过目。”

“字典?”赵瑜微一愣。把册子接过。翻了几页。猛然想了起来。“终于编好了?足足有五六年了罢?!”

“五年八个月又十七天。”卢明

应道。

还是在政和年间。瑜尚未称王的时候。便下令陈正汇主持编《东海大字典》和《东海简明字典》。以供学生和士人们使用。但毕竟这是一桩卷浩繁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文治 上,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