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翻牌 上(1/2)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十四章翻牌(上)

宋宣和五年二月十四。戊戌。【西元112313日

乱不休的宣和四年终于过去。在草原与汴京之间。大宋与金国的使者奔走于途。燕云各州的最终归属。双方还在不断的进行唇枪舌剑的争执。不过至少在表面上。随着辽国的覆灭。久违和平终于降临到这片大地。

地的百姓在春雨中抬起头来。计算着今年的收成头上的统治者究竟是谁他们并不在意。只要能过上平日子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不过。他们这点小小的期|。在这个时代。却也是种奢望。

就在元月时。宋金国已经达成了协议。旧辽南京道中。所有的契丹渤海库莫奚等非汉百姓都已经被划归了金国。等待他们的将是长达数千里的迁徙。而实际上。不但是汉异族。连汉。包括南京道上的旧辽官吏都在迁移范围之内。按照金国内部的议定留给大宋的只会是一座座空城。

童贯蔡攸并不介意。他们的眼中只有土地。虽北伐的过程很糟糕。但结果才是最重的。无论如何。燕京他们终于讨回来。虽然付出了数百万贯的代价。但毕竟把丢失了近一百七十的故土拿了回来。按照日程安排。再过两个月。等去奉圣州与金人谈判的使节把两国誓书和金国国书取回。他们就能堂堂正正的进入新成立的燕山府——也即是燕京。

郭立和卢克忠也不会在意。相反的。他们很欢迎金人的举动。高明辉派出去密探。兴高采烈的四处散播金人要强制迁徙的消息。让南京道中人心惶惶。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向天津逃难过来。每一天-一夜。天津镇地户口都在断增长。扩建天津城的计划书已经被卢克忠通过今年第一艘离港的海船发往了台湾。但看眼下的现状。那份计划书也许还没到赵瑜手中。便已经不能跟上天津镇发展的需要了。

不过。赵瑜现在还没又看到卢克亲笔撰写的扩建天津的申请。在外征战半年多。他刚刚于两天前率大军回到了台湾。

虽然征倭之战不过近似于武装行的实兵演习。但对于一直都是动用万人以下出战的海国来说。此战还是开创了不少记录。不但是东海开国以来为时最长。消耗最。动用兵力最多的战争。同时也是收获最为丰厚地战争。

“焚城两座破寨三百烧毁神社寺院以千计。歼敌累计二十四万——这还是只计算有武器的士兵的结果……啧。这场游猎收获还真不少!”赵文啧着嘴把厚厚一本的功劳簿丢到一边。问着赵瑜:“日本还有活人了吗?”

“日本好歹也是东西两千里。南北数百里地大国。本有四五百万的人口。虽然现在乱了半年。但至少还能剩下三百万罢?”赵瑜毫无形象的翘着腿。坐在摇椅上半眯着眼。似睡非睡。出外领兵半年多。积累下来地疲劳不是那容易就能消退。

“这三百万里能有少壮丁健妇'”赵文问道。这种灭国战争。当先死的全都是能派上战场的成年男剩下的三百万中应该有一大半是派不上用场的老弱妇|。而且他也听说赵瑜在回程前。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在平安京建了一座高达三十丈的京观。一层首级一层土整整砌进了四十多万颗头。若是白起复生。两人倒可以唱着哥俩好一起把酒言欢。

弱基本上活不到今年的秋收。同时。海国对奴工的选拔过程一向很粗暴。赵瑜对此也并不讳言。

“倭人听话受教。只要把它们喂饱。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工作。东洋商会也是做生意地。不会随便浪费这种上品的奴工。他们不会跟自家地钱罐过不去!”

赵文摇着头。口气有些不快:“二你辛辛苦苦打了一仗。到最后最赚的还是那群奴贩!”

赵瑜笑道:“放心吧。拿大头地是我们!”

“这样的大头还是少拿几次!”一个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下一刻。东海国相陈正汇走进了赵瑜地书房。他今天穿着一绯红的公服。但全身上下没有一点配饰。束发的簪子也是荆木所制。连宰相象征的紫金鱼袋都没有戴在身上。进了门后。他先瞪了坐没坐样的赵瑜一眼。然后不客气的说道:“`了这一仗。已经伤了国中元气。

台湾岛内有两成的地被撂荒。去年新辟土地的数量也只有前年的一半今年的收成预计不会太好。如不想国中内政出乱子的话。至少两三年内。不能再进行全国动员了。”

赵瑜把腿放下。稍微坐正了点。笑道:“先生说的是。”

陈正汇的父亲陈于去年年中去世。但作为嫡长子的他只回乡守了两天孝。便被赵瑜十二道金牌给召回。夺情复起。这年多来又辛辛苦苦的主持赵瑜留下的烂摊子。现在赵瑜见了他。心中都是感觉过意不去。对其也更加优容。

见赵瑜端正了仪态。陈正汇的脸色好看了些:“幸好大王带兵回来正好赶上了春播。早稻的收成不会减少太多。有两年时间。足够把消耗掉的粮仓重新填满。”

赵瑜摇摇头:“光粮仓填满还不够。国库也要填满才行!为了日后的行动。至少还要再准备下三千万贯。”

“三千万贯?!”陈正汇的眉头皱起。头摇的比赵瑜厉害的多:“现在应奉局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十四章 翻牌 上,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