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门户 下(1/2)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宋宣和三年三月初一,丙申。西元1121年321日

凌牙门。

一阵暴雨之后,厚重的铅云渐渐散去,炽烈的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透射下来。在凌牙门扼守的满剌加【今马六甲】海峡入口处,条条光柱探入海中,如同座座宝光佛塔直上云霄。一座突出海面数丈、形如尖牙的峭石,正被一条光柱笼罩在其中。千万年来已被海水冲刷得圆润光滑的外壁,在阳光下,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在尖牙峭石的里许之外,一支庞大的舰队正下了锚,停在海峡入口——暴雨让他们不敢贸然进入海峡,只能在入口外暂避——海峡水道并不算深,不过十丈左右,从船只上放下的千斤铁锚,牢牢扎入海底沙之中。就算是方才的那一阵狂风暴雨,舰队中的几十艘大小船只,也是纹丝不动。

暴雨过后,舰队中的每一艘海船之上,都能看到水手们在来回奔走,军官们在高声叫骂。经历了刚才的那场暴风骤雨,纵然船身未受损伤,但松掉的缆绳,散落的帆蓬,还有滚了满甲板的杂物,都要立刻收拾干净。大战在即,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舰队最大的.一艘海船甲板上,军官和水手也同样喧闹着。纷乱的噪音,比头顶上呱呱乱叫的几百只海鸥还要嘈杂。只有在船头处,艏桅下,尚有数步大小的一方净土。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正站在那处,举着单筒望远镜,向海峡中张望着。

虽然一张圆脸还带着稚.气,看起来甚至可以用生嫩来形容,但他的名字在南洋诸国中却能止住小儿啼哭,甚至比恶魔还要恐怖——东海派驻在南洋的总督,灭国十余,屠戮无数的名将——号为屠夫的赵武!

望远镜的.镜头缓缓移动,泛着彩光的尖牙峭石跳入视野中,“那就是龙牙石吗?”赵武问道。

“回督帅的话!”随侍在赵武身后.,一个军官恭声回道:“那个正是龙牙石。这凌牙门的名字就是因这颗龙牙而起的。”

凌牙门在此时的海商们嘴里.,也有龙牙门的说法。其得名便是来自于海峡中的尖牙峭石。而所谓的门,即为海上要道的意思,‘水流峡中,两峰为门’。凌牙门之名因此而得。

“….…不过也就我们汉人这么叫,这里的土著都是唤作淡马锡。”

“淡马锡?那.是什么意思?”赵武又把望远镜对上了远处地凌牙门岛。三佛齐人不知从哪里学会用烽火报信。第四舰队地出现早惊动了岛上地守军。一道道浓烟正慌乱地从岛上各处冒起。

“是梵文中‘黄金’地发音。”军官张口便答。显得对凌牙门了解极深。“凌牙门之北是黄金半岛。而南面则是金洲。其下海峡水道又是香瓷之路地必经要道。传言中都说满剌加海峡里流地不是海水而是金汁。所以三佛齐土著便以黄金相称。”

赵武放下望远镜。回头笑道:“又是金洲。又是黄金半岛。现在又有个黄金城。三佛齐干脆改名叫黄金国算了。”

“三佛齐本有金矿。又靠这凌牙门日进千金。叫黄金国也并无不可。”

“日进千金……”赵武咂了咂嘴。“三佛齐人占了凌牙门。实在赚了太多地便宜。那群猴子不配拥有这么好地地方。”

“地确不配!”军官附和着:“三佛齐地舰队常年巡视在海峡中。来往地商船若不入港。便会立刻攻杀。单靠着凌牙门。三佛齐每年地海税收入不比广州、泉州地市舶司少。更不在湄屿、衢山之下。”

“……满剌加海峡的入口虽说是窄,但也有近百里宽,三佛齐的舰队才多点船,怎么可能把海峡都拦住。”赵武听着奇怪,就算是他手下的第四舰队,想封锁近百里宽的海道也跟做梦没两样。

军官摇头:“海峡中,真正能用得上的水道也不过十余里,正在凌牙门的监视之下。海峡的南部,大小岛屿总共有数百之多,潜藏其中劫掠来往商船的海盗数不胜数。有三佛齐当地土著,也有被东海舰队驱离本土的中国子民,甚至三佛齐派驻在凌牙门的舰队有时也会下海捞一笔。

这满剌加海峡处于赤道之上,常年少风,靠风帆驱动的海船逃不过海盗们所用桨船的追击。每年葬身在这条海峡之中大食商船,往往有上百艘,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海商们无不将这里视为畏途,每经此处,烧香拜佛有之,祈求胡大有之,若非这条海上香瓷之路有十倍之利,也不会有人经此博命。

有这些海盗在,谁敢冒着风险躲着三佛齐的舰队走。比起海盗,还是老老实实缴税来得安全。



赵武高声骂了一句:“真他娘的精明!这些海盗分明就是三佛齐人养着的狗,帮着咬人的。”

“督帅说得正是!”军官笑道:“不过既然督帅已经率大军来到这里,三佛齐人的钱也赚到头了。”

“当然!”赵武冷笑道:“下面该轮到我们东海来发财了。”

赵武此次的目标虽然是三佛齐,但他却没有依照往常的惯例去直攻三佛齐都城詹卑,而是准备先攻下凌牙门。

三佛齐横跨满剌加海峡两岸

着黄金半岛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六十二章 门户 下,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