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西军 中(2/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妖人石生已领着万多人围攻府城,更别说两浙南方蜂拥而起的贼子,已经攻州下县,即将与方腊合流。现在围在杭州城下地贼军只有二十万,但再拖过一月两月,那就会是三十万、四十万!还能再等吗?!……我们等不起!

贼寇不能迅速平定,江南就不能安稳。北伐之事便无从谈起。自石敬瑭割幽燕之地以媚契丹。至今已有整整一百八十五年,幽燕的汉家子弟也在契丹人地欺压下苦盼了王师一百八十五年!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契丹衰亡,我大宋有了收复故土的机会,现在不把握时机,及早北上,”他用力一拍桌案,猛然站起,“难道还要北地地汉儿再等王师一百八十五年?!”

童贯地声音回响在大堂之中。他是彻底地豁出去了,黝黑的脸上是少有的坚毅。当年他在关西监军时,便藏了天子下令军势缓发的诏书。今日代道君皇帝下诏罪己,也不过旧日之事的翻版罢了。虽然心知日后政敌必然会拿此事来攻击,只要能封王,就算第二天就被赐死也无妨。无论用什么手段,他都不会允许北伐幽燕之事再次被延误!

“为何魔教能一呼百应,难道你们不清楚?!造作局、花石纲不废,罪己诏不下,就算平了方腊,日后还会有贼子今次北伐已经被耽搁了,本帅可不想看到下一次。我意已决。尔等不必再言。日后天子若是降罪,本帅一力担之!董耘!”童贯叫道。

“下官在!”一人应声出列。其人身着青色文官袍服,是童贯的亲信幕佐。

童贯道:“这份并罢苏杭造作局、御前纲运及木石采色等物的罪己诏由你来拟稿,尽速通传江南。无论如何不能再把江南百姓往方腊那里推

“你先下去写稿子罢!”童贯挥退了董耘,又对谭稹、刘延庆道:“谭置制,刘都统。我三人即为主将,便不可轻动。我等还是坐镇润州。领兵出战之事,还是由下面统制去做。”

“大帅说的是!”童贯权威极重。连罪己诏都能压着谭、刘二人发布,现在他把两人强留在身边。他们也不敢反对。

见谭、刘二人配合,童贯神色略略放松了一点,又叫道:“王禀!辛兴忠!王渊!”

“末将在!”三名将领应声出列。

“你三人领本部兵马为东路军,王禀为主帅。沿运河直攻杭州。方腊贼军现在聚兵二十万,合围杭州。”

“末将遵命!”

“虽然刚刚收到的消息说,直到十天前,杭州仍未被,还数次出城反击。但现在情况如何,却难以断定。不过就算杭州有失,方腊攻城半月有余,损伤必然不轻,正是我军乘隙攻取的良机!”

“末将明白!”

“刘稹!王涣!杨惟忠!”童贯又唤出三人。

“请大帅吩咐!”

“西路军由你三人统领,以刘稹为主!先驱金陵,再南下广德,经宣州,把歙州给我收复。你们这一路,要直捣方腊老巢,断其后路!不能给他东山再起地机会!”

“末将领命!”

童贯站起身,把令箭逐一掷下,“今次我大军东西并进,当以雷霆之势,把魔教逆贼一举荡清。本帅在这里等你们的捷报,天子在京中也在等你们捷报!江南百姓更是在等你们的捷报!能否让本帅凯旋回京,能否使天子安居无忧,能否救江南万民于水火,就全看你们的了!”

新任的东路主帅王禀接令回营,在主帐中盘算了一番后,便使人请了同领东路军的统制王渊过来。

王渊,字几道,也是西军中的一名知名将领,其时与王禀并为统制。但无论从资历还是领兵数量上,他都无法与王禀相提并论,故而便被童贯配在王禀帐下听命。

“几道!”王禀是个爽快人,与王渊也是熟不拘礼,并不多作寒暄,直言道:“辛兴是个废物,今次出战,也只能靠我们哥俩拼命了。我欲命你为我部先锋官,不知你可愿把这担子接下来!”

王渊似是早有心理准备,拱手道:“王帅有令,末将敢不从命?!”声音一顿,“只是东路沿运河而行,将直面贼军主力,光凭末将本部兵马却是难以顺利进军,还想请王帅帐下的一人为偏将!以佐军事!”

“……可是泼韩五?”王禀略略一想,便知王渊所求何人。

“正是!”王渊点头。他所点偏将,大名韩世忠,字良臣,在王禀麾下为进武副尉,最是勇猛善战。只是其人少年时在家乡是个无赖泼皮,人送匪号泼韩五,入了军中后,虽然屡立战功,但这个外号却一直跟着他,“有良臣为佐,斩将夺关不在话下。”

“好!就让韩世忠跟你去!”王禀答应下来,唤过亲兵小校,“把韩世忠叫来。”

小校应声出去。不一刻,一连串即疾且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直逼主帐而来。很快,门外投进来的光线一暗,一个身高六尺有余,体壮如牛,魁梧异常地关西大汉出现在门前。那汉子三十出头,紫棠色的方脸上颧骨外凸,双眉吊梢,一对环眼深邃如潭,相貌并不英俊,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但自有一股英武豪雄之气,让人一看便知是难猛将。

“王帅,韩世忠奉命前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五十七章 西军 中,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