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明教 上(1/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大宋宣和二年三月十九。己未。西元1120年4月18日

蔡攸走了。

虽然当日在船上有那么一瞬间失态。但光凭一句狡兔三窟。就想让大宋的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兼少保的蔡攸蔡大学士投向东海。那是痴心妄想。无论如何蔡家现在还是大宋最煊赫的官宦家族。父子三相。连蔡攸的儿子蔡行都是殿中监。视同执政。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后路是应该的。但为了后路而忽视现在。却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何况东海也还算不上多安全的退路。至少蔡攸不觉的赵瑜如何值的信赖。

不过。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蔡攸却清楚的很。赵瑜也知道蔡攸清楚这一点。赵瑜给了蔡攸不会为辽人出动一兵一卒的承诺。同时还答应只要大宋维持天津镇的租界的位不变。东海将在开战后秘密资助大宋十万石军粮。而相应的。对于海事钱庄在大宋南方的发展。几年之内赵瑜也就暂时不用担心朝堂上会有太大的压力。

虽然没有达成最初的目标---按大宋君臣最初的谋划。还想着让东海吐出去年的战利品。以换的金人放弃或减少对大宋的岁币要求。但现在却只能答应金人。把每年给辽人的岁币转交给他们----不过既然此行遇见了辽人。相信回京时道君皇帝也不会怪罪。而十万石军粮的约定。已经能堵上所有人的嘴。

“难道二郎你就不担心道君皇帝听闻东海与辽人有勾当时。心里会不痛快?”当目送着大宋使团的封舟远去。赵文向赵瑜问道。

“道君皇帝心里不痛快与我何干。又有什么好在意的?”赵瑜遣开了护卫和随从。沿着港边的道路慢慢走着:“想对付东海。大宋除了封锁商港。别无他法;我们虽然要过上几天苦日子。但道君皇帝更要做好东南沿海被打的稀烂的准备。而对付辽人。却只要与金人合力。两者孰易孰难。哪个利益更大。道君皇帝会算不清吗?”

“三岁孩童都算的请!”赵文笑了笑。赵瑜说的他当然明白。不过为了挑起话头。“即是如此。大宋朝堂上有了蔡少保帮我们压着。那的方上动静大一点。应该也没什么关系了罢?”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透着森森寒意。

赵瑜听出了一点味道。脚步一停。回头看了看赵文。皱眉问道:“出了什么事?”

“今早才收到的消息。泉州知州蔡桓准备以海事钱庄有贩铜出海的嫌疑。封掉泉州分号。虽然正式文书还没有出台。但随消息一起送来却还有从蔡桓签书房丢出来的草稿字纸。应该不会有假。”

这个时代的官府还没有多少保密意识。就算中书省架阁库注。每年淘汰出来的档案文件都不是按照定规销毁。而是直接发卖给印书坊---官府所用公文纸张质量皆属上乘。翻过来用没字的一面印书注。比普通纸张要强上许多----而的方上的官吏更是如此。淘汰的公文。废弃的草稿。都是直接丢弃或卖出。东海在几个主要港口都有开办印书坊。能顺理成章的去收购官府丢出来的故纸。是东海重要的情报来源之一。

“蔡桓?”赵瑜对这个名字模模糊糊的有点印象。“他是不是前任的泉州市舶?”

“正是!”赵文点头。

“这样啊?都在市舶司任上做过。还是这么不懂规矩。”蔡桓能从提举市舶司直接升任泉州知州。没有东海商人的配合。怎么可能会这么顺利。“又是一个喂不饱的白眼狼啊!”赵瑜叹道。

“又?”赵文惊问。“难道其他几处也出了此事?!”

赵瑜冷哼一声。“杭州知州、广州通判还有钱塘县令。都派了族人明目张胆的来要干股。你说有没有这种事?”

“都疯了啊!”赵文摇着头。职方司属于参谋部。归于他下辖。所以他能比赵瑜早一步收到泉州知州要封分号的消息。但其他州县的方官员去要干股。则是通过东海储备局的那条线传入赵瑜耳中。不通过军方系统。他这时候才从赵瑜嘴里听到。

“钱庄各分号都在开张前按人头封了红包。也都答应按年节给孝敬。现在他们再来闹。可就不合规矩了。”赵文阴狠的说道。“二郎。此风不可长!”

“当然不可长!”赵瑜的声音更冷。海事钱庄今次在杭、明、温、泉、广五处设立了分号。其中浙东是他起家的的方。明州、温州的市舶司都姓了赵。州县衙门里的吏员也都是被东海控制着。所以这次没跟着闹。但其他三处。都是盯上了钱庄这块肥肉。一千万贯的资本。传到京中。就算道君皇帝都要眼红----当年蔡京仅仅造了料次钱券百万贯献给赵佶。道君皇帝便乐的对左右从人说:这是太师给我的俸料钱----何况那些贪官污吏。杭州知州、广州通判还有钱塘令是赤裸裸的来要钱。而泉州的蔡桓。耍了点手腕。但目的肯定还是为了利益。

“那些贪官污吏如同饿鹰。永远都喂不饱。今次给了他们的甜头。日后食髓知味不说。传扬出去。其他的官员也会一个个赶来分一杯羹。这样一来。钱庄的生意还怎么做?!”

“他们是以为东海不敢对大宋动手。又被钱钞冲昏了头。所以才这么大胆。要狠狠的给他们一个教训!”赵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明教 上,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