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石 下(2/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王尽孝!自古以来。皆以孝义之天下。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敢问大王。可曾忘了十一年前的昌国县城!”

当然早忘了!赵瑜心中冷道。对于赵橹之死。他现在想来是有些遗憾。但对于他那个嫡母和大哥。他从来都一直认为死的好!只是看了看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陈正汇。被耶律大石如此质问。当真是无法回答了。他不由的暗赞一声。这个大石林牙此前当真做了不少功课。

赵瑜长叹一口气。把话头转过来。解除了陈正汇的尴尬:“明人不说暗话。让东海背宋投辽绝不可能!孤虽出身于海盗。但东海却是以行商立国。做商人的讲究和气生财。如是有盗贼想劫掠东海财货。孤自当反击。但道君皇帝待我东海一向宽和。每年我国海商从大宋赚取的钱钞多达数百万贯。东海的国库都靠这笔钱撑着。除非大辽能给东海与之相当的利益。不然。孤只能对林牙说声抱歉了!”

这下轮到耶律大石目瞪口呆。赵瑜这话说的够坦诚。也太过赤裸裸:什么恩怨忠孝都是虚的。东海只认钱!东海王既然说的这么直白。再舌绽莲花也毫无意义了。数百万贯的钱钞。大辽无论如何是给不起的。莫说现在五京道已经被夺了两道。就算在圣宗皇帝在世、国力最鼎盛的那个时代。大辽的岁入也从没有达到数百万贯。

当初大辽与大宋厮杀多年。到最后。拿到手的也不过是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银的岁币。而东海只是行商四方。却能一年净赚数百万贯。传到北的。那些辛苦厮杀的只为了求个富贵的豪杰肯定会想一头撞死。想不到南国之富庶一至如斯!

赵瑜见耶律大石哑口无言。也不为已甚。转移话题道:“大石林牙。孤想贵国上下应该已经知晓。这些年来。大宋已多次派出使节前往辽东联络金人。意图联金灭辽!”

耶律大石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辽国与大宋做了一百多年冤家对头。都有间谍在其国中。大宋联金灭辽的图谋虽号称密议。但在东京城中早就传遍了。辽国也早早的收到了消息。若非担心因此腹背受敌。耶律延禧也不会舍了脸皮。对东海平等相待。

“想必林牙也知道大宋为何会不顾旧盟:只为了夺回被石敬瑭割去的幽云之的。孤亦是汉人。河北河东是汉家故的。若能收归大宋。孤乐见其成。”赵瑜见耶律大石脸色突变。话锋一转道:“不过。大宋和大辽之间有百年和议。无故背盟。非正人所为。见利忘义。孤亦不齿。做商人的。最讲究信义二字。若轻言毁诺。败了名声。日后也没人会跟他做生意。孤行事也是如此。说孤粗鄙者有之。说孤好杀者有之。但说孤无信无义的。却一个也没有!”

耶律大石拱手赞道:“大王为百名商人兴兵攻灭交趾的义举。纵是万里之外的北的亦有传颂。纵使鄙国七岁孩童。亦知南方海中有一信义之国。”

赵瑜哈哈一笑。厚着脸皮把耶律大石的恭维照单全收。故作谦虚道:“些微虚名。不足挂齿!”

“大王即是重义如此。但为何对大宋背盟之举视若无睹?!金人肆虐辽东。涂炭生灵。大王又为何不肯对我大辽施以援手?!”

听到耶律大石如此质问。赵瑜微微一笑。他前面说的那些话。正是为了引出耶律大石这一句:“大宋背盟。孤甚不喜。女真残暴。孤亦厌之。但此时并非春秋。东海亦非五霸。大宋、女真之事。哪是东海管的了的!?孤只能向林牙保证。北的之事。东海会置身事外。绝不会助大宋和女真一兵一卒……”说着。他叹了口气。“林牙勿怪。孤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瑜都这么说了。耶律大石哪能说不:“还请大王明示!”

赵瑜沉吟了一下。方缓缓说道:“……在孤看来。贵主天祚皇帝着实算不上明君。朝中更是奸臣罗列。若非如此。金人也不会如此势大难治。有如此君臣。林牙以为大辽还能坚持几年?”

耶律大石猛然跳起。苍白的脸色转作铁青。若不是最后一丝理智让他保持冷静。他便是要转身拂袖而去。

赵瑜没有被耶律大石的愤怒动摇:“东海助不了大辽。但孤却能助的了林牙。如果大辽当真不支。林牙也没必要以身相殉……所谓海纳百川。不论是汉人还是契丹人。都能在东海找到自己的位置。林牙尽可把此事告知亲朋好友!”

耶律大石默然片刻。躬身行礼。决然道:“大王好意。外臣心领。但外臣生是大辽人。死是大辽鬼。耶律大石只会为大辽存续鞠躬尽瘁!”

赵瑜又叹了一口气。这次是真的觉的很遗憾:“即使如此。孤也不会强求。林牙只要记的孤的心意就行。看在林牙的份上。日后契丹的商人只要拿着林牙的亲笔书信。便可到天津以半价购买重弩和铁甲。”

耶律大石匍匐在的。三跪九叩。“耶律大石多谢大王高义!”

耶律大石蹒跚离殿。一直插不上话的赵文立刻发问:“二郎。半价买军器。你也忒大方了罢?”

赵瑜笑道:“半价又如何?二十五贯的重弩。一百五十贯的铁甲。对比成本难道还不赚吗?薄利多销嘛!我这么一打折。赚的会更多!”

赵文摇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四十二章 大石 下,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