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满万 下(2/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便会自觉地停止攻击----他们要争的只是面子。但连里子都要被扯掉的时候。我想他们会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赵武想着。还是摇了摇头:“总觉得还是多此一举!现在与金人相争。对东海也没多少好处。何必节外生枝?”

“怎么会没有好处?!”赵瑜大笑道:“能在我希望的时间、我希望的地点、用我希望的方式与金人打上一仗。一次不会失败的仗。对东海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只要此战取胜。东海的名号。将踩着金人地身上。瞬间传遍天下。

当辽宋两国的军队被打得丢盔弃甲的时候。他们会想起东海;当辽宋两国就要国破家亡的时候。他们会想起东海;当辽宋两国地百姓受到金人蹂躏的时候。他们会想起东海。到那时。当东海军踏上陆地。他们会反抗吗?……不会!他们只会欢呼我们的到来!”

赵瑜把玩着手上的酒杯。冷笑道:“要想看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现在就得把局布下!”

轰!轰!轰!

一连串鸣雷般的巨响。硝烟从前到后瞬时笼罩了船身。前日因宋金使团而落到金人手中的一艘渡船。在四艘长生岛巡海船所迸射出的炮火中。桅折绳断。一条条船板被呼啸而来的铁球砸得支离破碎。一个个士兵在甲板和船舱中惨叫呼号。

这种渡船。仅仅是在狭窄的水道中摆渡所用。用料只有普通海船地三分之一。本也经不起大浪。落在疾风骤雨般的弹雨中。只支撑了不到半刻。就化作了水面上的一片残骸。在炮火中侥幸逃生地百多名士兵。抱着木板在海水中载浮载沉。他们乘上渡船本要渡海登岛。但现在却再也没有踏上陆地地机会。

几艘从巡海船上放下的小舢舨急急地划了过去。舢舨上的水兵们手持挠钩。把在海中挣扎地落水狗。逐个打捞出水。不过。他们地目的并不是在救人。当发现捞上船地只是普通士兵的时候。就会立刻把手中的腰刀搠上去。然后再一斧子砍下头颅以作计功时的凭证。几艘舢舨过处。留下一片泛红的海水。百十具无头的尸身打着转沉入海中。只有军官们能得到优待。只要他们一被辨认出身份。一条绳索便会把他们绑成一颗粽子。放倒在船底----他们的口供对长生守军至关重要。

看着东海军这样虐杀自己的同袍。岸上的金兵怒发冲冠。但海水阻隔。只能盲目的张弓拉箭。箭矢密如飞蝗。但飞到半途便落入水中----东海军的船只离着岸边实在有些距离。对此金兵们不是不知道。不过这些个刚刚从原始部落蜕变过来的野蛮人。也没有别的手段。只有用弓箭发泄他们的愤怒。

“女真技止此尔!”长生监镇苏昆陪着陆贾立于巡海船上。看着金人准备运兵过海的渡船在炮火中化为飞灰。他摇头大笑:“陆督。女真人在海上就只有这种水平。看来没有必要把镇民撤往西岛!”

“女真?”陆贾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苏昆。“苏监镇。你仔细看看罢!那艘渡船上载的兵。可都是奚人打扮。连个女真的影子都没有啊!”

苏昆接过望远镜。对着海面打量了片刻。疑惑的问道:“陆督的意思……这些奚人是用来投石问路的?”

“没错!”陆贾轻笑道。“对面的主帅看起来很有些水平啊!先牺牲些外族杂兵以骄我心。等我们放下警惕的时候。再聚齐精锐一举突击上岛。就算是我。处在他那个位置。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苏昆眉头皱着。问道:“那也不至于要把那艘渡船也一齐牺牲掉罢。渡船没了。金人靠什么来渡海?”

陆贾道:“职方司发来辽阳一带风土民情的调查报告。不知苏建镇看没看过?辽阳附近可是有一条辽河。常年在河中运输的河船总有几百艘的。”

苏昆摇头:“辽河河口位于盖州。而从盖州到复州有两三百里的海程。辽河里的船只怎么可能渡海来此。再说。金人就不怕那些船只被我们阻击吗?”

“监镇误会我的意思了。”陆贾说道。“辽河既然有船。必定就会有造船的工匠。有那些工匠指点。金人又不缺人手。要在几天内。造出百十艘可以勉强渡海的筏子小舟。实是轻而易举。”

“金人现在在造船?”苏昆闻言一惊。忙举起望远镜看着对面的营地。

陆贾抬手指了指金人营地中的一个角落:“苏建镇你看那个被木栅围起的地方。那里并非中军帐。但防御却极为严密。而那处离海虽有半里多地。但与海岸之间却是一片坦途。没有半点阻碍。等木筏渡舟造好后。只需把木栅一撤。便可以顺利地推船下水!”

苏昆放下望远镜。脸色沉重:“陆督。如这般的造船营地共发现了几处?”

“六处!”陆贾寒声道。“正好是海峡上最窄的六段水面!”

“六处……”苏昆眉头越皱越紧。再问道:“陆督。如果对那六处重点设防。不知能不能防得过来?”

陆贾冷笑:“防得过来。我也不会去防!”

苏昆惊叫:“陆督!!”

“监镇少安毋躁!”陆贾抬手止住苏昆。解释道:“在计划的一开始。我们的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六章 满万 下,网址:https://www.v377.net/149_149914/144.html